“止——!”最后一名卫卒倒下很久,火炮仍然在怒吼,炮连连长不得不喊止。这一次炮击持续两刻钟之久,以至停止轰击后,将卒的耳朵还在嗡嗡直响。
被大炮打得稀烂的库门忽然打开,灯光猛然一亮,一个寺人出来用楚语连声喊道:“弊邑王后欲向楚王请罪!弊邑王后欲向楚王请罪!”
“王后?”寺人喊了好几声,潘无命才听明白他在说什么。
“禀将军,是蔳公主。大王有命,不得伤及蔳公主和扶苏长公子。”潘无命身边的谋士急道。他不是蔡师谋士,而是郢师谋士。熊荆担心潘无命打的太猛,特别安排了一个谋士站在他身边提醒他。
“此时请罪……”蔡师已经拿下了皋门,正待势如破竹杀进路门,这时候蔳公主来请罪。
“潘将军,大王有命!”谋士再度提醒。
“咸阳降否?”军司马蔡步有些泄气,只能没好气的问一声咸阳降不降。
请罪、投降是一种耻辱,但能战的士卒已经死光,为了保全社稷,尤其是为了不绝国祀,先秦的君王都会请罪投降。春秋时期,请罪投降的君王会获得赦免,一些时候还可以存国;到了战国,存国是不可能了,因为要尽取其地,只能做到不绝祀。等到秦国一并天下,最后这条底线也被打破,哪怕是对秦国顺从的卫国,秦二世时也最终绝祀。
秦国远没有到投降的时候,楚军只是趁秦军追击不及,这才拔下了咸阳。芈蒨既然出来请罪,自然会下令咸阳停止反抗,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这是她作为一国之母应该做的事情。再说即便她不下令,楚军也已经攻入了咸阳,城破后临时征召的庶民士卒作鸟兽散,只有燕无佚率领的那些墨者还是拼命死守。
“芈蒨已令秦军弃兵卸甲,勿再与战。”库门内灯光大亮,芈蒨就站在库门后。她一说话,潘无命怔了一怔,无奈道:“速速禀告大王,蔳公主请罪以降。”
芈蒨出面请罪投降不出熊荆的预料,自然也不出幕府谋士的预料。听闻进攻王城的蔡师报告蔳公主请降,庄无地摇了摇头,道:“大王莫忘蔳公主告秦人之庙,已非我楚人。”
楚人排外,外人进谏毫无效果,但如果是熟人、亲人进谏,很容易就听进去。庄无地知道熊荆对公主们极为友善,楚国的一些外交政策,比如复韩,就是被这些公主所左右的。他很怕熊荆一时心软,答应了芈蒨什么。
“蔳公主请罪以降,对我有利。”斗常说起了另一件事:“各地秦军正疾赴咸阳,我军在咸阳居留万万不可过三日。”
“三日?”熊荆苦笑摇头。他一直想攻入咸阳,但不是没有赵政、没有秦军主力的咸阳。拔下咸阳就好象蓄力已久的一拳打在了棉花上,并不能给秦国带来多大的损失。
不过他也不能肯定,与严阵以待的秦军决战就能改变这个结果。赵政既然能够放弃咸阳,自然也能够抛弃秦军。以海量的秦军士卒消耗楚国有限的精锐,怎么想都是不划算的。然则,这又是庶民式的下贱想法。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放弃咸阳,转身不计得失的与秦军决战。
而如果拔下咸阳是错误的,那攻入关中也是错误的;如果攻入关中也是错误的,那趁秦国攻打赵国而复郢,应该也是错误的,因为整个战争计划都是患得患失、斤斤计较的产物;如果整个战争计划都是错误的,那大司马府的设立也是错误的,乃至自己即位后制定的大多数国政,也全是错误的……
熊荆正处在思维的混乱期,他丧失了分辨对错的能力,分不清怎么做是对的,怎么做又是错的。他只能随波逐流,被局势和谋士将帅推着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