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或多或少的都有叛逆的时候,而那个叛逆集中的时间段,通常称之为叛逆期,而叛逆期通常只存在于青春期,所以叛逆也就成为了青春期的主要特征。
现在大多数人将叛逆归罪于青少年的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的增强,但那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原因而已。其实叛逆并不只是青少年自身的问题,而是多个原因诱导的结果,比如:在学校的压力、父母的咄咄逼人(主要原因)、自身心理的成熟……打个比方,如果你的儿子将你没做过的事硬说成是你做的,还把你说一顿,你会怎么做?打他一顿?骂他一顿?皆有可能。那么,你想过你冤枉孩子的时候,孩子的心理吗?就像我,我明明没有做什么,我的母亲非说我做了某件坏事,我自然不服气,一场矛盾便由此开始。现在的父母普遍不懂得将心比心,如果每一位父母都懂得将心比心的话,何来叛逆?又何来叛逆期?青少年未经世事,一般没什么城府,一起生活十几年了,连一点心思都猜不到吗?如果以前多了解一下孩子,孩子又怎么会叛逆呢?孩子的心思其实很简单,“你一点都不懂我!”“我做什么都是错的。”“这件事我明明没有做。”……多一点陪伴,多一点关心,多一些交谈,会使孩子躁动的心平静下来。别再抱怨孩子叛逆,试着去了解孩子,那会让你的孩子更加健康地成长。
将心比心,也要取巧。不能凭着自己对孩子的所谓“了解”而去判断孩子的行为,那会让孩子感到反感,甚至可能成为一场矛盾的导火索。比如我的母亲,她时常仗着对我的所谓“了解”,判断某件事是否是我做的,或是判断我正在做某事及将做某事。我常因为母亲对我的“了解”而与母亲吵架。比如今天晚上,我正在玩三国杀的时候家里的商店来人了,父亲不在,母亲让我去卖东西,我便停止了玩三国杀,但并没有关闭(一局游戏还没结束,退出扣功勋和经验),回来后,我准备和网友说一声我不能玩了,我刚坐在电脑桌上,母亲便说:“别玩了!”我没管。“还想继续吗!?”“我只是跟他们说一声我不能玩了,不行吗?!”我气愤道。母亲冷哼一声:“这个时候勤快得很!”我心里虽然很气,但还是忍住没发火。其实,这种的“将心比心”还不如自己的想法。自己并没有真正的了解孩子,不能仅凭一个动作,就判断出孩子将做什么。就算孩子真的做了什么,也应该心平气和地同孩子说,与孩子发火,只能激发矛盾。
孩子们在学校,可能遭受同学们的羞辱、老师的批评,还要面对月考,压力本就很大,回到家又要面临父母的喋喋不休,这使得孩子们本就烦躁的心更加烦闷,稍有不慎便会爆发。
“批评孩子是为了孩子的未来。”这句话并没有错,但是要讲究方法。如果你这样说:“我天天累死累活供你上学,你就这样报答我的!?”孩子会更加烦躁,但是如果你这样说:“这次考试,你在年级前几名啊?”孩子会感到很羞愧,感觉对不起父母的栽培,以后也会开始发愤学习了。
孩子们其实很不容易,每天起早贪黑就是为了上一天的课。还时不时要受到同学的取笑、老师的批评。这可能会引起他们产生厌学的情绪,如果再加上家庭的双重打击,很有可能从此误入歧途,一去不复返。
所以,有时间多去陪陪孩子,不要因为孩子的学习成绩差就放弃孩子,要时常鼓励孩子,不能一味地批评。或许你会说,没时间或者是自己很累懒得去管,但是你要想清楚,可能就是因为你的没时间和懒得去管,这个世界上的“垃圾”又多了一个。可能我说的有些严重,但是不可否认,这并不夸张,在我国,吸毒人数超一千四百万人,其中约百分之六十为青少年,这个数字相当恐怖。难道你忍心看到你的孩子因为吸食不到毒品而躺在地上抽搐痛苦万分的样子吗?醒醒吧,现在的不闻不问,很可能成为将你的孩子推向深渊的巨大推手!
我自己就属于青少年的范畴,当我的家长对我不闻不问、弃我而去时,我会感到失落、彷徨、迷惘。在我小的时候,父母天没亮就出去干活,他们把我留在家里防止我跑出去。有一天,我早早地起来,拦住父母不让他们走,爷爷把我拉开,锁到房子里,我哭着大喊:“爸爸——妈妈!”可想而知,这对孩子的心灵造成了多大的伤害。或许你会说,孩子还小,不懂事。但如果,你的孩子早早地起床出去,直到晚上十一、十二点才回来,你会感觉如何?你一定会把他打一顿,直到他说他再也不敢了,即使他是为了什么重要的事情。自己都没有给孩子起个好头,又怎么能奢求孩子完美地结尾呢?所以,你其实没资格打他、训斥他。
多一点鼓励,少一点训斥;多一点关心,少一点冷落;那会使你的孩子变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