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云悄无声息的走了。走到了他亲手凿下“清河”两个字的大石上坐下。
这里只有淙淙流水,涓涓细流。有世外的宁静,无人世的喧嚣。
华云沉默的看着这弯清浅水塘的游鱼,觉得他们比人幸福自由很多,幸福很多。
在很多时候,华云很天真,天真到白痴;在另外一些时候,华云很成熟,成熟到可以窥测到人心最深处的隐秘。
刚刚那代表着邻居和镇民去陈二狗家下最后通牒的四人,他们的嘴脸和话语狠狠的刺激了华云。
原来人们之间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是去互相帮助,而是落井下石。
陈二狗变成“妖孽”,扰乱了祈雨阵法,让邻居生意清淡,所以镇民和邻居都不喜欢他们家,这很正常。但是完全没有同情和慈悲的逼迫他家赔偿“祈雨”的损失,还逼迫他们搬家,非要一个本已不幸的家庭走向彻底的破碎和毁灭,则太过。
人性为何如此卑劣?这是华云在此静坐要想的第一个问题。
华云不知道为什么一向身体很好的自己会忽然生病,而且一病就昏睡十三天。华云相信这期间一定发生了他不知道的事。
世人常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华云的这场病却是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潮退。所以华云直觉觉得自己的这场病很蹊跷。
这是华云在此静坐要想的第二个问题
陈二狗变成“妖孽”这件事也同样太过匪夷所思。
陈二狗大约五年前来到华老先生开的小学堂,第三天华云就和他打了一架。此后三天一小架五天一大架,可以说相识日久。虽然说起来像个笑话,但确实是事实:学堂里来了一批同学又走了一批同学,五年来没走的只剩下华云和陈二狗这一对冤家。
但不管冤家不冤家,陈二狗都是华云在整个学堂里最熟悉的人。华云愿意用他知道的最恶毒的词语去骂陈二狗,但不相信他是“妖孽”。
但是具有无上威望的玄真观言之凿凿的说陈二狗是妖孽,华云也没有不信的道理。
这是华云在此静坐要想的第三个个问题。
华云想了很久,努力的回忆,但三个问题都没有答案。最终只能叹口气,在河边发了会儿呆,然后回去。
华老先生在书房,半躺在那张已经被磨的光滑的竹椅上打瞌睡。
华云没有去打扰爷爷,自顾自拿起才看了一半的《玉林道人游记》看起来。
这本游记型的小说写的很生动,生动到华云怀疑那里是真实的世界。
在那个世界里玉林道人游历过很多神奇的地方:隐藏在无尽大海中的晶莹剔透的冰城,矗立火山群中、仿佛永远在燃烧的火焰之城,还有那隔绝天日、永远没有阳光的黑色巨城,甚至还有那些瑰丽而奇幻的缤纷小城。也提到了许许多多关于异族的描述:粗犷豪迈的妖族,身体坚硬胜过钢铁的魔族,还有多愁善感的灵族。
这些都是一般的人族典籍中没有的,所以华云也看的津津有味。
这本书开始的时候设置了一个有趣的悬念:当雏鹰长大的时候,他该做什么?
玉林道人没有回答,似乎将悬念的答案留在了书中。
华云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曾经合上书,想试试找回答。
华云意识下的回答当然是“飞翔”。但又觉得这个答案似乎太简单,太漫不经心。所以华云要努力的想的更远更多。
华云想了良久,还是没有得到更正确的答案。于是继续读,想看看玉林道人的答案。
根据这本书里的自述,玉林道人出自道门的一个大家族,自幼天赋超群。所以年轻时有非常远大的梦想。他有着显赫的家族、过人的天份,怎么看都是一个得苍天眷顾的幸运儿,都是一个令人羡慕的少年豪杰。
就像一只骄傲的雏鹰。
但是最终的结果却出乎所有人预料:玉林道人一生碌碌无为。所以在天命将终、人生暮年的时候,玉林道人悔恨交加,回忆平生,写下这本《玉林道人游记》,想留给后人一些思考和参考。
玉林道人也曾经有过深深的疑惑。
玉林道人疑惑的原因是因为他纠缠在家族的责任、自己的梦想,现实的黑白善恶之间,年轻的他无法自拔,所以怎么做都觉得是似乎错的,又似乎是对的。所以找不到前进的目标和方向,最终虚度光阴,一事无成。
华云也觉得自己眼下的生活没有方向,没有目标,也无处使力。
就像清河边寂寞疯长的柳树。
学堂里的每一个同学都有梦想或目标。比如李良的梦想是到朝廷做大官,比如刘林的目标是能识字,将来能接他父亲的生意。只有华云是没有理想,没有目标的。因为爷爷没有交过华云应该有所什么样的理想,也没有告诉过他该有怎样的目标。
到最后玉林道人发出了一句华云很有感觉的感叹:世事如泥团,当仗剑直行。
玉林道人用这句话是回复开始的时候设置的那个悬念。
华云合上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