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比赵桓更清楚这些粮食作物对大宋对影响力,这些作物能够实现人口爆炸,会使大宋国力达到顶峰。
船队每个人都得到了封赏,每人平地坐升两级,人均分的田产五十亩,另外还有赏银人均两千两。
待遇之优厚,无出其右。船员们激动的热泪盈眶,他们都觉得这一趟九死一生的冒险之旅值了。
赵桓并没有急着回宫,他想看着这些作物种下去。
开春,玉米花生还有番茄土豆红薯等等都陆续栽到了地里。
效果出奇的好,官府的耕种使得百姓们啧啧称奇,他们从没有见过这种农作物。
赵吏的夫人伽莉现在已经能够说一口流利对汉语,她现在是这片皇家耕地的顾问,每种作物对习性以及种植方法都由她亲自教授。
转眼到了丰收的季节,成片成片对玉米在这块异乡土地上获得了大丰收。
虽然没有后世那种产量,不过也足以让大宋子民们瞠目结舌了。
土豆的产量更是惊人,这玩意既能当主食又容易储存,深受百姓爱戴。
花生也让北方的百姓见识了植物油的爆香,做可怕的还是红薯。
红薯的产量可以用逆天来形容,一亩地数石的产量让人难以置信。
不过红薯储存和食用很难作为主粮。这难不倒赵桓,赵桓亲自发明将红薯切片晒干储存。
而军器监也按照赵桓的旨意发明出手摇式红薯切片铡,也就是后世的红薯铡。
晒干的红薯干耐储存,还可以煮粥,炼糖。
最伟大的发明还属赵桓发明的红薯煎饼,新鲜的红薯用石磨磨碎,然后用鏊子烙煎饼。
这种红薯煎饼储存一年都能吃,要命的是它还能作为主粮,吃了不会反酸。
这些农作物的逆天产量,加上官府大力推广,迅速的普及开来。
开始推广并不顺利,后来财大气粗的大宋朝廷决定免费发放这些作物种子。
开始有胆大的百姓开始试种,结果出现了逆天产量,第二年就开始疯抢了,家家户户都开始种植。
任何作物的普及都需要时间,红薯玉米这些作物普及整个大宋,用了足足十余年的时间。
十余年后,太子赵昕已经二十二岁了,他现在已经成长为一个帅气的太子。
太子宽仁,对事物往往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赵桓偶尔出宫去各地游玩考察,命太子监国。
太子也会把国事处理的井井有条,这让赵桓很是欣慰。
对于孩子的感情问题,赵桓并没有太多干涉,太子赵昕娶了何栗之女为太子妃,唐婉儿的孩子赵柔儿也早已下嫁给了李纲小儿子。
另外南宫怜儿,李思思,田盈盈,还有嫣然公主等人生的皇子公主年纪尚幼。
何栗为四大辅政大臣之一,严厉的家教使得太子妃也非常通情达理,为世人所称颂。
这一日早朝,文武百官齐聚。大宋的国力空前,国库盈余达数亿两白银。各地粮仓频频爆满,往往今年的粮食刚下来,去年的存粮还大大有余。
于是各地重点发展养殖业,为的是让百姓们能够吃上肉。有了剩余的粮食变能酿酒,便能饲养牲畜。
后来赵桓渐渐的将权利一点点下放给太子赵昕,他自己也非常满意。太子处理起的每一样国事都井井有条,有的时候甚至比赵桓处理的还要好。
今日的早朝文武百官齐聚,甚至那些早已退休的老臣都被请了来。太上皇赵佶,虽然年迈,可身子依旧硬朗。
赵佶已经彻底的自由,不再受到任何监视。因为赵佶已经没有了威胁,现在整个大宋朝上下只知神化了一般的英明皇帝赵桓,和宽厚仁慈的太子。
已经没有多少人记起这位太上皇赵佶了,赵佶时期的那些老臣们也都死的死老的老。
紫宸殿上,已经步入中年的赵桓留着两撇胡子,他满意的看着自己一手缔造出来的帝国。
群臣也都纷纷跪地山呼万岁,赵桓笑了,他轻轻的拿起桌子上的一份圣旨。
“曹东升,宣旨吧。”
曹东升从赵桓手里接过圣旨,然后大声的宣读起来:“承天恩赐,众神福佑,乃有我大宋千古基业。吴列祖列宗励精图治,开创伟业。朕其一生,灭大金,收西夏,平蒙古。降高丽,奠盛世之基,开万古之兆。至朕,国运昌盛,四海归服,创天下第一大国。太子赵昕挥先世之余烈,振长鞭而御宇内。今朕禅位与太子,朕赵桓皇帝庙号为“圣宗”,举国同庆三日,大赦天下。钦此!”
这是赵桓禅让的诏书,他要将皇位传给太子赵昕。
其实现在的赵桓不过四十余岁,正值年富力强。可他也知道,自己终究是没能做好这个皇帝。
太子为人谦虚,又勤奋。比自己强百倍,监国之时将国事处理的井井有条,众臣子无不赞扬。
于是最终他还是决定让位,自己做一个无忧无虑的太上皇。
一应政务全部交给了太子,自己终于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