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皇帝不搭理自己,走了,于姑娘布满红晕的小脸,瞬间就变白了,看了于太后一眼。
在皇帝走的没影后,于太后剜了她一眼,骂道:“没用的东西,你比你那个族姐,差的也太远了!”
对于安然,于太后在跟她没撕破脸之前,还不敢怎么骂,怕关系闹僵了。
但对于姑娘,于太后可是敢骂了,毕竟是亲侄女,就是骂了,也不用担心闹僵,自是看不顺眼,就会批评。
于姑娘听了于太后的话,脸色更白,咬了下嘴唇,垂下了眼。
来之前,家里人,尤其是她生母姨娘,是对她寄予了很大期望的,都跟她说,皇帝不难接触,于安然能得宠,她肯定也能,因为于安然漂亮,但她也漂亮,而她比于安然年纪还小呢,年轻就是优势,男人哪有不爱年轻漂亮的,所以她肯定能顺利得宠。
结果,连选秀都选不上,还得靠这样的方法在宫里呆着,等着能勾搭上皇帝,才能顺利进宫。
结果勾搭皇帝并不容易,这让于姑娘心里对家里人的说法,已经动摇了,觉得皇帝并不像他们想的那样好接触,觉得他们想的也太乐观了。
她知道他们为什么想的那样乐观,无非就是她那个族姐,飞黄腾达的太快了,不过短短三年多时间,就从最低位的妃嫔,一跃成了四妃之一,成为眼下人人都知道,最得宠的于妃娘娘。
这样顺利,给了她家里人错觉,总觉得她族姐行,她肯定也行。
结果,事情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她甭说顺利勾搭上皇帝并得宠了,皇帝压根就不搭理她,而她的失败,让父母和姑姑都开始指责她,觉得她无能,这让她在宫里简直度日如年,想回家嫁人,不想呆在这儿了。
偏偏无论是父母,还是姑姑于太后,都不放她走,她也没办法,只能在这儿硬撑,只是一时没法打开局面,让她真的很着急,如果可以,她自然也想当宠妃,毕竟谁不想要荣华富贵呢,看着族姐在宫里风光无限,连皇后都要退避三舍,她也很羡慕啊;但如果当不了宠妃,那她就想回家嫁人了。
现在,既当不了宠妃,也回不了家,自是让于姑娘为难。
心事重重的于姑娘被于太后骂出了殿,回了自己的住处。
被于太后派来侍候她的嬷嬷便道:“姑娘也不用担心,且等着吧,现在于娘娘得宠,皇后且恨死了她呢,到时她们两人斗的你死我活,姑娘就能渔翁得利了。”
于太后派来侍候于姑娘的宫女太监,就是以前于太后派去侍候安然的,因不听安然的使唤,被安然赶回来的那些,这些人对安然很了解,刚好方便他们辅佐于姑娘,让于姑娘能对安然知己知彼。
这些人除了能帮于姑娘了解安然的情况,还能让他们帮着于姑娘,学安然的作派,好吸引皇帝,毕竟于安然既然能得宠,肯定就是她的作派讨皇帝喜欢,既然如此,那于太后让于姑娘学安然的作派,也就很正常了。
这个韩嬷嬷因为被安然赶了回来,对安然恨的要死,所以这会儿自然全心全意帮于姑娘出主意,就想让于姑娘发达起来,到时整死安然。
可惜,明明他们已经教过于姑娘学安然的作派了,于姑娘也学了个八、九不离十,很有些像模像样了,但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吸引不了皇帝。
按理,一模一样的东西,自然是年轻鲜嫩的,更能让人喜欢啊,怎么皇帝就不按常理出牌呢?
想不通这些的宫人们,没办法,只能这样安慰沮丧的于姑娘。
还甭说,这话还真安慰到了于姑娘。
她进宫没多久,就感受到了刘皇后对安然的火药味。
却说那一天,安然和刘皇后同时给于太后请安,然后刘皇后便拦住了安然,说是有事要问她。
然后便表示,于安然宫中的某某某,向她告密,说于安然因为太后娘娘让她跪了几次,就对太后娘娘心生怨恨,在背后诋毁于太后。
并表示她说这话,还有某某某人作证,绝不是红口白牙冤枉安然,问安然可有这事。
“要真有这事,你这诋毁一国太后,哪怕她是你姑姑,本宫也不能不发落你。”
很明显,这是刘皇后的一箭双凋之计。
她怎么可能维护于太后,不过是借着于太后为由头,找安然的麻烦罢了。
且,借着于太后的由头,找安然的麻烦,于太后肯定也不会阻止的,毕竟于太后也恨死了安然。
要是于太后信了她的诬陷,那就更好了,于太后听说安然在背地里诋毁她,肯定会气死了,对安然会越发厌恶,到时也会找安然麻烦的,这多好呢。
看刘皇后的意思,要是安然不能自证清白,她就要以安然诋毁太后为由,将安然打进冷宫。
于姑娘当时看安然很危险了,不由兴奋,想着刘皇后还真有两把刷子,于安然就算当了高位妃嫔又如何,刘皇后想整她,她照样逃脱不了刘皇后的五指山。
结果……还不等她高兴一会儿,就发现刘皇后很快被打了脸。
当下就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