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惯了南方的冬天, 乍然一到北方就不仅仅只有天气不适应了。南方冬天依旧绿意盎然, 而越往北方去就差别愈大, 等到京城脚下后,才十一月还不到十二月, 就已经完全见不到任何绿意了。
他们只是在京城稍作停留, 为最后的北上做物资准备。陈家的生意在京城里并排不上号, 这里有本地的生意大户,陈家要想再京城也站稳脚跟那不仅仅要付出成倍的金钱与时间,更还有很多需要打通的关系。钱和权永远是沾边的, 陈彦干脆也就不考虑京城的事儿了。
倒是林若青, 之前知府夫人找她说过的话她还记着。元胡也和她说过,京城这一片并没有脂膏生意。因此林若青迟早是有一天要将生意扩张过来的,且这时间只宜早不宜迟。
任何一项赚钱的生意只要有人做出门道来, 后面就会有无数的模仿者。有竞争当然是好的,但有竞争也代表着凶险。起码在林若青确定粉黛能完全站稳脚跟之前, 她不想要太过于冒险。
京城的繁华和杭城的繁华是两种样子,林若青到城里的第一天就见识到了。
她从马车里由陈彦抱着下马时,就看见了客栈里面一张桌子旁坐着一个异族男子, 而那男子对面坐着的则是宋国人, 两人交谈流畅, 异族男人竟然能说不错的官话。
这样的场面是在杭城里还见不到的。京城虽然在天子脚下,但却奇怪地更加开放一些, 这应该和皇帝上任以后实行的各种新政分不开。
甚至城里头的姑娘家都比杭城要少一些扭捏, 在街上大方走动的结伴的女儿家偶尔也能见着几个, 旁边的人神色也没有多少异样。
林若青松了一口气,跟着陈彦一起进了客栈的天字号客房。
客房在三楼,在京城里也算是最高处了,房间大而宽敞,布置和装潢也十分雅致,倒是很对得起一两银子一天的价格。
林若青歇了小半日,等第二天其他人出门采购物资时,她也出门了。陈彦没有和其他人一块儿走,而是等着林若青一起。
仿佛是上次山贼的事情一出,让陈彦很放心不下。
林若青却早就将山贼的惊吓忘到脑后,她只觉得陈彦有些大惊小怪了:“我又不是一个人出去,翠竹她们都陪着我,还有其他小厮呢。”
两男两女,再加上一个林若青,再多陈彦那看着真是浩浩荡荡了。
陈彦道:“他们是他们,且他们的功夫又比不过我,我跟你一起去才能放心。”
话说不通,林若青也无奈,只能由着陈彦跟上。
她出门一来是想看看有什么杭城没有的,能给孩子们带点新奇玩意儿也好。二来则是考察考察杭城的铺子,到时候回去心里也能更加有数点。
陈彦要跟就跟,反正夫妻两个人一起出门在这个时代里也不是什么稀奇的场面。
尽管是冷瑟瑟的冬天,京城的主街上人却很多,来来往往摩肩擦踵,街边的小摊小贩也多,卖什么的都有。杭城的繁华和京城一比,就多了点小家碧玉的味道,总是往里头缩着点。
林若青裹着披风,手里还捧着一只小小的暖炉,倒是不觉得冷,况且除了进铺子的时候,他们都是坐在轿子里头,更没有什么吹风觉得冷的时候了。
京城里头有名的铺子不少,林若青也听说过很多,去的时候就更加有针对性,头一个去的就是京城里的水粉铺子。
铺子里头有不少客人,不过一眼看过去都是男伙计,和粉黛完全不一样。
严格说起来这里头卖的东西也完全和粉黛不同,一个是上妆一个是保养,不能归成一类谈。
小伙计极会看人,一见林若青他们的轿子就知道不是普通人,虽然面孔是生疏了些,开口也不像京城人,不过他们招待起来还是一样热情。
林若青也没有什么犹豫的,径直说:“把你们铺子里现在有的每样水分都给我包一份。”
小伙计不禁愣住了,他在铺子里这么多年,见过不少阔绰的,可像林若青这样连问都不问就要买这么多的倒是头一回见。
“要不我给您拿下来您看看再说?”小伙计犹豫道。
林若青笑着说:“咱们铺子里的东西远近驰名,我还有什么不信的?这回路过京城正巧给家里人都带一些。”
小伙计听了这话才了然点头:“原来是这样,您等一等,我这就让人给您包起来。”
虽然胭脂水粉都是小东西,可这铺子里样样都来一种却也不少。
林若青付了钱,坐回轿子里慢慢等着,陈彦坐在她旁边笑说:“青青要在京城里学师吗?”
他指的是林若青买的那些东西。陈彦当然晓得林若青不是真的买回去自己用的,实际上他还没有见过林若青在外头买这些东西。
林若青脸上摸的嘴里吃的,没有一样不是自己做的,这些几两银子一盒在外人看来十分宝贵的东西,陈彦知道,他媳妇儿还看不太上眼。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林若青挑了挑眉毛,心情很好,“扬长补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