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都市言情>霸道小神农> 第283章 拜菩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83章 拜菩萨(1 / 2)

江文文最近总有些不安,想要给陈大志打电话。 想了想,又怕打扰到他。 了几次短信给陈大志,陈大志不知道收到没收到,一直也没见陈大志回复。 见到村口的赵开花在烧香,拜菩萨,说求菩萨保佑两个儿子平平安安的,都能娶到大高个的媳妇。 山村人的观念,女人漂不漂亮,身高就已经占了百分之八十。 正所谓一高遮百丑。 赵开花看到江文文,好心的提醒,“大志媳妇,赶紧来拜拜菩萨,只要心诚,菩萨一定保佑咱陈家村安安乐乐,和和美美。” 赵开花大儿子陈大欢,自从听了陈大志的话,改了名字叫陈子昂,后来被陈大志照顾安排在金盛地产郎总开正在建造的陈家村别墅群工地上做事,整个人完全像是变了一个人似的。 说话的嗓门也粗了厚了大了,也喜欢开玩笑了,喜欢笑了,人也自信了。 赵开花看在眼里,心里对陈大志感激极了。 而且听说,这次花钱建别墅,陈大志不准备让陈家村里的村民出一分钱,到时候大家只管去住。 而原本之前还对陈大志有些微词,‘因为陈大志让陈家村失去了新农村改造的机会’慢慢的声音逐渐小了,直到没有,最后变成称赞。 现在陈家村真可谓是一天一个新模样。 陈家村里仅剩13户人家,满打满算,加上陈大志收留的前爬混混老母亲和儿子两人,算上还没回家的陈父陈妈、聂小倩、胖婶他们,还有已经准备在陈家大院定居的姚淑珍和江文文母女等人,也就65口人。 现在啊,他们其中绝大多数,每天主要的工作,背着手,最好是路上再能够碰到隔壁村子里的,刘庄的、曹村的,还是李楼的,徐家集的,南孔的,咳咳,随便哪个村的人,亲切的拉着人家…… “哎呦,这不是隔壁刘老四吗?这是去哪啊?来来来,跟我去我们陈家村大别墅群去看看,什么我们村大别墅群还没建成?它没建成也漂亮啊,刘老四你这是咋的啦,你见过电视上大老板家的别墅,谁家的不漂亮了?” “哎,刘老四,那你别走啊,我告诉你我们陈家村别墅真的可漂亮了……” 刘老四:“……” “……啊,是老曹啊,快点,老曹过来,刘老四这个老东西不懂的欣赏大别墅,哎呦我说老曹啊,你撇啥嘴?” 老曹:“……” “你就是撇嘴你们曹村也没有大别墅!” “而且还是免费的!” 老曹:“……” 陈家村上了年纪,胡子都雪白了的老支书,抽口老汗烟,得意的吧唧嘴:“啧啧,陈大志这小子还是老头子从小看着长大的,果然这小子不错,哈哈哈哈,老李啊,你那是啥表情,我老陈头还能说假话了!我告诉你啊,老李头,你还别不相信,陈大志这孩子我从小就看着聪明,长大了,怎么样?出息不?给村里一口气盖2o栋别墅,愣是一分钱不给村里人要!” 李楼老李:“……” 曹村老曹:“……” 已经走远的刘庄刘老四:“……” 你妹,你大爷,不就是2o栋大别墅,刘老四心里都哭了,他们新农村改造住的是单元楼,不是大别墅…… 现在各家为了能分到好一点的房子,早就找刘庄村长刘孬种闹起来了,鬼才有心思看你们陈家村的大别墅!你大爷! “哎,是老支书来了,老支书来尝尝我这支烟怎么样?” 陈子昂神秘兮兮的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红色的烟盒,抽出来一支烟,恭敬的给老支书点上,老支书虽然胡子白了,可眼睛不花,红色烟盒上‘蘇煙’两个繁体字看的清楚。 老支书道:“大欢啊,这名字改的好,陈子昂是历史上唐朝有名的大诗人大学问家吧,以后就叫陈子昂,别叫大欢,大欢大欢听着跟个狗名一样,以后咱们陈家村可是要变成金窝银窝咯。” 老支书使劲抽了一口烟,吐着烟雾,忽然道:“大欢啊,这烟不便宜吧。哎,你瞧我这记性,子昂,叫你陈子昂!” 陈子昂干脆把手里的苏烟直接塞在老支书手里,道:“您老要是喜欢,不嫌弃我抽了两支,这一包你都拿着。” 老支书假装客气的推辞了下,也就把烟收下了,他别的爱好没有,就是喜欢抽烟,心里暗道:“这陈大、赵开花一家人走了大运了,遇到陈大志这么一个大贵人,这才多久,眼见着陈大欢这小子这接人待物,这变化,就说这包烟,说送就送了,老子也就年轻时候抽过一次,还是去县里开会……老子记得当年最少要4o块钱一包而且价格只少不多。” 一支烟抽完,告诉陈子昂忙自己的,不用管他。老支书嘴里哼着小曲,背着手,摇头晃脑,进行完了现在每天例行公事一样的别墅工程进程视察。 老支书有些时候突然一想,感觉到非常后悔,当初陈土匪逼迫陈大志的时候,他真应该站出来,帮陈大志说句公道话,哎哎哎,活了大半辈子了,自以为聪明了一世,不招惹麻烦,却临了了,糊涂了一回。 要不然等陈家村的别墅群建好,他当初就跟陈大志打好了关系,稍微找人传个话出去,陈大志要为陈家村建别墅,分文不取,是老支书争取来的。 那以后,他就算是死了,过了百年之后,只要有人说起陈家村,肯定就会说到陈家村最有特色、又特殊的别墅,说到别墅肯定就能想起他来啊。 好比当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签下“生死状”,将村内土地分开承包,开创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先河。当年,小岗村粮食大丰收。 能在整个中国农业改革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这是何等的荣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