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的时候因为要打开知名度,所以主要连载优秀的日本漫画,因为集合多种日本漫画的最新连载,其内容速度与日本方面相当接近,从而引起国内狂热的漫画迷追捧,每期半月刊最高峰销量达80多万册!其利润比单行本更深,影响更加巨大。 因为影响力极大,而且疯狂盗版日本漫画,导致市场上盗版严重,估计当时市面上起码有8本冒牌面世,日本漫画侵权严重;这种情况受到日本出版社极大关注,日本方面直接到中国的中央新闻局追究责任。于是政府当局开始收紧对漫画的监管。 面对压力,随即改变策略,抛出欢迎国人原创的征稿启事。这一消息在94年的漫画迷心中,如同投下了一颗原子.弹。从1990年日本动画在国内大部份电视台连续播放,标志日本漫画进入国内市场,经过几年看漫画的时间,已经培养了一大批铁杆子漫画迷,对于尝试画漫画的人已是跃跃欲试,的征稿可谓首开先河,意义重大。所以,在国内漫画的历史中,的存在价值也非常重要。 后来国内第一线的漫画创作人基本都是从中起步。 比如的作者胡倩蓉、的作者蒋翎日后都成为中国漫坛中响当当的女性漫画家。 还有的作者姚非拉,的作者颜开,的作者郑旭升也成为了之后中国漫坛颇具影响力的漫画家。 特别是姚非拉。是中国漫坛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其作品每年均获邀请参加亚洲漫画高峰会的展出,还被邀请参加2001年在日本举办的亚洲漫画论坛并受到漫画大师车田正美的称赞,代表作更是开创中国内地连载漫画时间最长、篇幅最长、首部改编动画、央视首部青春动画等众多纪录。由他一手创立的summer工作室屡获漫坛多项大奖。 可以说中国有的是人才的关键是你会不会培养,正是这些新中国第一代漫画家的努力,刊登的国产漫画比例是越来越重,就拿创出近百万销量的周年庆这期来说,正在连载的10部中长篇漫画中,日漫仅占4篇,国漫则占据6篇;而连载的5篇短篇漫画,日漫占2篇,国漫占3篇。仅仅不过半年时间,在没有影响销量的情况下,将国漫与日漫的刊登比例调整到这种地步。 可惜的是,那些以画连环画谋生的老艺术家,不能容忍漫画对连环画的冲击,为了保住连环画在国内的地位,以及自己的利益,这些老艺术家,老文艺工作者们,联名在报纸上呼吁要求抵制日本漫画。 在一些人的支持下,国内掀起了一股抵制日本漫画的热潮,连带着对新兴的中国漫画行业也进行抵制,随着某位领导在会议上的要求,这本前途无量杂志倒下了,刚刚才培养起来的一批漫画家面临着找不到地方投稿的情况,不得不另谋生路,中国漫画界第一次崛起失败了。 可是,不是倒下,连环画就能兴起的,相信每一位看过连环画和漫画的人都知道,这两者根本不是一个等级的东西,无论是设计还是创意,无论是画风还是故事剧情都不是能相提并论的。 甚至是从没看过漫画和连环画的人,只要把两样一起放在他眼前让他选,随手一选都知道选谁,毕竟谁好谁坏一目了然。 当然这里说的是画风和故事情节,如果单纯比画工的话,画连环画的那批老艺术家能甩鸟山明等人好几条街,但是,画工好不代表就受市场欢迎。 漫画影响学生学习,雷卫东承认,但连环画为什么不影响学习雷卫东本来没想明白,但后来看到国产动画喜洋洋,雷卫东知道了,连环画是给10岁以下少年看的,至于更庞大的青少年市场,抱歉那些大师没考虑这一块。 相信看过连环画的人都知道,连环画普遍都是一张插图配一段100字以内的文字为一页,画面内容表现文字内容,文字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补充画面内容,画与文字比重是一半一半。 这样的做法导致连环画通常是客观视角叙事,很少涉及人物心理。因为连环画的这种形式,导致他的内容量不大,基本只能简单清楚的讲述一件事情,而无法做到描述复杂的情绪和刻画丰满的人物,以及引领读者的情绪。 无法引领读者的情绪,也就导致读者带入性差,看过网络小说的人都知道,一部作品的好坏关键就在于能不能引领读者的情绪,把读者代入其中,也许是因为那些老艺术家已经地位太高了,高的有了行政级别,高的已经脱离读者这个群体了。 而日本漫画却不是,在是从手塚开始,以常盘庄为中心,为了迎合读者的口味,一批日本漫画开拓先驱,尝试从诸如电影等其他类型文化作品形式的手段借鉴进入漫画,把一张白纸上能展现的最大能量全面激发,发展出被称为“纸上电影”的现代故事漫画形式。 并且在题材领域上进行了更广泛的探索,在漫画承载的深度上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挖掘,创作出了只有漫画才能最充分表现的的独有作品,比如手塚的不朽名作。日式漫画,画面和文字是结合的最紧密的,他们对于漫画的作用同等重要,无法分开。日本漫画创作的规则很多,在细节上的讲究程度也非常高,这个无法一一细述,只能点到为止。 但是从创作手段和形式上说,日本漫画是围绕故事叙述为中心。 讲故事,仅仅一个讲故事,漫画就将连环画打的一败涂地,而那些顽固的老艺术家仍然坚持连环画的复兴,不仅拒绝任何改变,甚至也不允许别人改变,为了连环画的复兴不惜搬到这块绊脚石,甚至要求全面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