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都市言情>深山中的道观> 第二九一章 检查课业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九一章 检查课业(1 / 2)

回到观里的林文峰和戴维还没有坐稳,唐小宝就气喘吁吁的跑了回来。

林文峰见状问道“你今天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难道不拍了?”

唐小宝先是跑到水管边“咕咚咕咚”的喝了一肚子凉水才开口回答道“师傅,今天这个状况你又不是不知道,发生了这种事,想拍也拍不了啊。”

听完林文峰点了点头,确实,今天要不是他出手,那事情可就没有现在这么简单了,尤其是那根实心的钢管砸下来,最起码会有三四个人要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

不过林文峰并不在意这些,对他来说这只不过是一个小插曲,没什么好讨论的。

“既然这样,那你就该干什么干什么去吧。”说完林文峰就回到书房看书写字去了,毕竟山上的生活就是这么无聊,要是天天有那么几个香客的话也不至于这样。

说起香客,相对于以前而言确实多了不少,每过几天就会有一两个人上山参拜,虽然基本上都是刘家村的村民,但这也胜过以前十天半个月没有人来的时候。

就这,还都是林文峰造物术的功劳,要不是他通过造物术将三清的石像重铸,让石像拥有微弱的转运能力的话,文峰观更本就没多少吸引人的地方。

虽然上山祈福的人运气在一段时间内是好了一些,尤其是在打牌的时候,但谁都没往这方面去想啊,这也就导致这些变化跟没有一样,当然比较信这个的人就不同了。

山下的农家乐因为林小猴它们变得红火火,可山上就冷清依旧。

林文峰也明白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改变的,所以他决定顺其自然,现在每天充实自己比什么都重要,要不然机会来了只能眼睁睁的看它溜走。

当然了付出就会有回报,他们前期所付出的努力并没有白费,不管是铺设的道路还是正在修建的亭子,都为以后游客上山打下了基础,只要时机成熟,上山的游客人数会有质的飞越。

虽说山上的生活比较单一,但时间还是过的飞快,还没干什么呢就已经快到晚饭时间了。

此时林文峰从书房走了出来,看了看天色,问道“大鹿它们回来了没~”

正在洗菜的戴维回答道“还没有,不过应该快了,它们两个对吃饭这件事情可准时的很,师傅你就放心好了。”

听后林文峰点了点头,在唐小宝的服侍下坐在院子里喝茶闲聊,顺便考察了一下唐小宝和戴维这几天的功课,并对他们遇到的问题作出解答。

就比如戴维由于他的中文和对华国的文化历史不了解,所以对经书中的很多词句都理解不了,这也就导致戴维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只能有从字面上去理解经文。

所以他遇到的问题是最多的,基本上是经文背的滚瓜烂熟,但理解上出现了很大的偏差,就像《太上感应篇》中有这么两段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人皆恶之,刑祸随之,吉庆避之,恶星灾之,算尽则死。。。。。。月晦之日,灶神亦然。

大意就是,举头三尺有神明,做事要凭着自己的良心来,不要去做坏事,坏事做多了是没有什么好下场的。

对于华国人来说只要有点文化就没什么太大的问题,就算是有,那也只是在翻译成白话上的准确度的问题了罢了。

可戴维不一样,你需要一句一句的去给他翻译并解释,还要随便给他普及一下关于道教的常识性问题,这样才能让他更好的理解经文。

至于唐小宝,林文峰对他基本上就是散养了,全凭他自觉,毕竟是从小在华国长大,就算是古文再不好也比外国人好上不少,所以每次林文峰给戴维讲解经文时都会带上唐小宝一起。

戴维一边听着林文峰的讲解,一边拿着自己的小本本不断的记载着什么。

林文峰看了一眼,没有说什么,而是继续讲解着自己对经文的理解。

《太上感应篇》篇幅不长,也就一千二百多字,主要是借太上之名,来阐述“天人感应”和因果报应”;重视行善去恶,但目的在于求道。

不过它所竭力倡导的善行和竭力主张去除的恶行,比如爱国爱民、敬长爱幼、慈心于物等等思想,对规范世人的行为是大有帮助的,这也正是林文峰为什么让唐小宝他们除了熟读早中晚课外,必须熟读经文的原因所在。

毕竟做事先做人,人你都做不好你还想干成什么事。

孔子曰“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儒家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人生进修的阶梯,“修身”也就是学做人,则是人生的第一堂课,只有学会做人才能成事。

道教也是如此,修道先修身,法为外修,身为内修,以修身证道而达成“与鬼神合其吉凶”、“长生久视”、“治国齐物”,是为道教的源流,也是道教最核心的信仰。

只要知道了怎么做人,看清自己的本质,才能在未来的日子里找到属于自己的“道”。

听了林文峰的讲解,戴维这才知道自己所背的经书究竟讲的是什么,并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