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认为将机动部队两个个主力航空战队,各拆掉一半,是效果最好的办法。由于日本人总是将同一级别,性能接近的两艘航母,编成一个航空战队,这样可以将南云的三个战队各打剩一艘航母,这样剩下三艘航母也很难进行战术编组。所以已经是孤家寡人的飞龙并不在他的计划之内。 这边战斗尚未结束,飞龙号的12架舰爆已经起飞,连同刚刚击溃美机的零式一起扑向哈尔西舰队方向。轰炸机与战斗机在空中编组,战机位于较高位置担任掩护。这两个编队航速很快,甚至超越了一些较慢的美军tbf*机,这正是山口违抗南云先稳固防守指令,自行其是出击,所想要得到的效果,他就是要在敌人最混乱的时刻发起进攻。 当然他这么做是得到了山本的默许的。一个月前,当新的战役计划还在黑岛参谋那里制定的时候,山本五十六就约见了山口,将浅野撰写后,又由大西整理的,长达十万字的中途岛失败的前因后果给山口多闻看了。 山本只告诉他,这是海军大学最近模拟的一次双方航母对战,己方全军覆灭的战例。 由于大西泷治郎修改过,所以所谓的模拟战例的行文十分规范,但是其中细节之多,描述之详实,让山口觉得不像是一次模拟,因为其中涉及到的招致失败的细节实在太逼真、太具体,很多都是他一直思考而没有得到结论的部分。 从这份报告看,正是红方第一波攻击的失策,使得蓝方抓住机会,连续发动攻击,至此以后,红方就只能被动招架,始终腾不出手搜索敌人位置并调度甲板发起攻击。这次灾难性的作战,唯一的亮点在于最后阶段,最后剩下的飞龙号航母发起的攻击,才击沉对方一艘航母,而对方的反击,也令这艘航母损失。 山本告诉他,这份战例报告可以挡住实战参考,当时山口觉得奇怪,战例中将已经沉没的沧龙也列入己方战力。不过瑕不掩瑜,海军大学能做出己方重大失败的推演,在他看来十分珍贵,随后他经过几天思考,向山本提出了,用自己的第二战队唯一的飞龙号,担任游击任务。他可以越过南云,便宜行事。 他觉得一旦舰队陷入兵器推演中类似的被动场合,即所有甲板都无法有效调度,只能跟着敌方节奏,被动应战的时候。需要一支游离于外的兵力来打乱敌人节奏,救出己方。山本欣然同意他的设想,今天他就是有备而来,来扮演救世主的角色的。 突击者号正在按部就班起飞战斗机,这艘航母甲板狭小,原是海军条约的产物,这种天然缺陷造成了它的应变不灵,尤其当它的甲板上满满当当排列满飞机的时候。 突击者号的的雷达看到了机群靠近,但是雷达操作员认为那是返航的己方飞机(有一部分确实是己方飞机)。 空中的美军飞行员报告了看到日本飞机就在附近云层里,但是美军的指挥体制仍然是单机报告指挥机(通常是一架脱离战区的tbf),然后由指挥机通报所在航母,再由航母报告指挥舰。另外,没有数据链导致单纯的语音通讯很难描述目标,甚至是己方的位置,使得企业号或者突击者号很难掌握具体局面。 日本飞机钻出云层时,看到了下方孤零零的突击者号,正在起飞战机。甲板上的飞机全都已经启动,大概会在5分钟内全部起飞。真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零式战斗机与俯冲轰炸机一起扑向目标。空中寥寥的几架野猫战斗机发现了敌情,企图拦截。但是刚从大西洋赶来的突击者号,一直在担任向北飞运输战斗机的非战斗任务,实战经验不足。无论是飞行员还是高射炮射手都是如此。 航母开始仓促转弯,但是有经验的轰炸机飞行员从4公里高空开始跟踪航母的航迹,军舰是一种很容易预测航道的笨拙目标。日军飞行员又非常善于超越极限低空投弹,这样可以大大增加命中率,代价无非是可能来不及拉起撞到海上,对他们来说也不算什么。 轰炸机呼啸而来,连续投弹。突击者号的高射炮还未打响,就连续被3枚250公斤*命中。加上甲板上装满然后和弹药的飞机,爆炸迅速引起无法扑灭的火灾。浓烟干扰了后续日机的投弹命中率,使得一架一头栽下来,躲避不及的日机撞到甲板上,这次撞击给了这艘航母致命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