仍然可以有很多电子对抗的办法。*越靠近目标,己方信号越弱,而对方如果有干扰设备,则越容易利用功率进行干扰。目前这个时代的通讯技术已经站在了捷变频‘门’槛,美国可能已经开始搞了,相信牧野不会忽视这一点,但是没有发现日本人使用这方面技术。 无人机窃听到发‘射’场的发‘射’计划,第一次为一发试‘射’,如果不成功,第二次为三发齐‘射’,这是这里有4枚*的原因。 当然如果完全控制三枚*转向目标,必然引起敌人怀疑,不过林秀轩认为,重大战机前,没必要拘泥于小节,关键是不能被他们抓到实质的证据。 靶船开始开动,预示着试验开始。这艘航速10节的船,自南向北开,航向有一些向东偏,也是说,会越来越靠近发‘射’场。 试验场拉起了防空警报,不是美军飞机来袭,而是提醒发‘射’即将开始。 无人机的俯瞰视角,可以看到一枚火箭拖着火焰,从发‘射’台腾空而起。以很慢的速度开始爬升,然后保持大约400米高度,然后保持与海面平平行飞行。速度不快,大约于零式战斗机差不多。 419舒平立即进行遥测,并试探了几次进行舵面‘操’纵,全都使得*偏离航向,然后它被日方指令修正回来。 从飞行轨迹看,还真是直奔机动的靶船而去,在接近到最后5公里时,*高度开始下降,不知道日本人怎么做到的,也许他们搞定了无线电测高仪,早在几个月前,419发现,日军大型水飞机具有在夜间贴海面飞行的能力,使用的是较为落后的声‘波’脉冲进行测高,正负误差大约五六十米。 最终*降低高度到了50米,然后下降势头开始减缓,升降舵得到的指令,开始变化,计算距离和下降率,它可以在最后阶段下降到20米左右高度。。 看起来牧野使用了较保守的技术方案,舒平估算,这种东西即使投入实战,也只能攻击较为高大的战列舰或者航母,无法攻击较为低矮的船只。 如果这次攻击命,显然不会有下一次的三发齐‘射’。舒平开始控制*,增加俯角。果然*在距离靶船2公里外坠入海。巨大的爆炸表明,它安装的不是一个配重,而是真实的弹头。 从几千米高度,都可以看到观礼台日本人的失望,不少人站起来,有人将望远镜扔到了地。毕竟*一路向着目标飞去,差最后一口气了。 第二轮试验没有立即展开。他们多等了40分钟,等着靶船继续行驶,大概是等着它再靠近些。419则继续等待并观察者,从弹头威力看,一旦击看台,也许一个也跑不了。也许牧野坐在面。但是林秀轩很怀疑,会有一劳永逸的好事情出现。 发‘射’命令下达,三枚*以5秒钟间隔,从发‘射’台依次起飞,它们爬升到大约400米高度时,已经全部被419接管。但是还不能立即转弯,这种*控制效率很低,它设计出来没准备进行360度转弯。所以转弯半径非常巨大。得等它飞出7至8公里才能掉头。 日本观众们看着*远去,然后在空划出美妙的白‘色’蒸汽,开始转弯。一些人开始鼓掌,他们认为这是为了演示指令对*的‘操’控能力,或者是某种‘花’式进攻的方法。 两枚向右,一枚向左。三道白‘色’尾迹开始向不同的方向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