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
“先生,十日之期已到,我们是不是要粮食送往官渡啊!”曹子桓觉得现在路不好走,这物资要提早运到才行,提前出发就是一个好消息。
荀彧道:“再等等,明说丞相给我们留了五万人马,可实际不到一万五万,而且还是一些老弱病残,如果再派送粮食,那就只有几千人了,要是有人乘机袭击我们,怎么抵挡得住。”
曹子桓大吃一惊,搞错没有了,说好的五万,怎么变成一万了,这不是坑……人吗?
曹子桓道:“现在要想打败袁绍,就是让袁绍没有粮食兵器的供给,或许这才是我们此战胜利的关键。”
袁绍兵多将广,而且后面有四个州供给粮食兵器,曹操迟早要被耗死。
听到曹子桓的话,荀彧笑着道:“公子说的对,所以我在等一个消息。”
原来荀彧已经派人去打探袁绍屯粮食的地方,如果他们能给曹操袁绍一些麻烦,袁绍就收尾不能相顾。
曹子桓道:“哦!”
荀彧道:“公子,丞相派人镇抚关中,拉拢凉州,以稳定翼侧。”
“我们不是分兵把守黄河南岸,而是集中兵力,扼守要隘,重点设防,以逸待劳,后发制人。”
从现在的情势而言,这种布署是非常得当的。
为什么?
首先,袁绍兵多而曹操兵少,黄河千里,随处可渡,如分兵把守则,防不胜防,不仅难以阻止袁军南下,更加分散兵力,这样一来劣势更大。
其次,官渡地处鸿沟上游,濒临汴水,鸿沟运河西连虎牢、巩、洛要隘,东下淮泗,是许昌东、北之屏障,是袁绍夺取许都的要津和必争之地。
最后就是官渡靠近许都,后勤补给也比袁军方便。
“现在只要哨骑消息一到,我们便可立即行动起来。”
荀彧和曹子桓想得都不错,可是他们能给前线帮主的只有粮草,其他的还真的无能为力。
这时一个哨骑到了!
“报。”
“汝南郡黄巾军刘辟叛变,被杀,东吴似乎蠢蠢欲动。”
“还有一封密信。”
荀彧借了过来,看了一下,非常高兴。
“你下去休息吧!”
“是。”
荀彧把密信给曹子桓看了一下,说故市和乌巢这两个地方可能是袁绍屯粮地方,这人曹子桓想去来了!
荀彧高兴道:“要是把这个消息告诉丞相,若排人偷袭乌巢,毁了袁绍粮草,那么此战袁绍必败。”
可惜这一来一回又要花费许多时日,而且情况还不知道真假,这是荀彧担忧,但是这正是曹子桓所不担心,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曹子桓道:“先生,本来我想派兵支援,可是我们现在处于大后方,情况也不稳固,实在是无暇他顾。”
荀彧看了一下地图,他们支援那是不可能的了,可是给曹操送信让曹操出兵偷袭,又怕迟则生变。
“要是程昱知道这个消息就好了!”荀彧看了地图,离乌巢和故市最近的两个人就是张绣和程昱,可张绣是一个不定时炸弹。
曹子桓道:“先生,何意?”
荀彧道:“如果程昱要是能派一支奇兵突袭乌巢或者故市,袁绍粮草在那里,他必然大乱。”
曹子桓自然知道袁绍粮食就在乌巢,要不自己亲自去,这是一个不错的想法。
“先生,要不我偷偷出城,直接赶往鄂城,然后我再亲自带兵偷袭这两个地方。”曹子桓可不想这个天大的功劳就此错过,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证明自己的机会。
荀彧急忙道:“公子,不可,你要留守许昌,主持大局。”
大局个屁?
曹子桓就是想看荀彧有何反应,自己一旦离开,要是让有心者知道,必然大乱。
曹子桓笑着对荀彧道:“先生,你就放心吧,我偷偷出去,不带人,就我一个,我想要不了四天我就能回来了!”
四天。
两天时间到达鄂城,然后烧了袁绍粮草,回来就是四天,只要袁绍一败,有心之人也不敢妄动。
荀彧道:“公子,这是要让丞相知道了,那可就麻烦了!”
曹子桓笑着道:“先生,这是只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听到曹子桓的话,荀彧立马同意了。
“公子,只是你一个人去,安全问题?”荀彧不是担心他安全,而是担心他不安全。
“放心吧!天下杀得了我的人可能没有几个?”曹子桓这不是自信,就是一个简单吹牛,只要有时机,能杀他曹子桓的人太多。
荀彧道:“公子,何时启程?”
曹子桓道:“事不宜迟,容我换件衣服,即刻启程。”
“我就先告辞!一切拜托先生了!”
荀彧等的就是这句话,先前公子说的话很有道理,可是如果他怎么这么糊涂?
来到曹府,曹子桓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