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是同一条河, 在不同的时空里就会成为完全不同的两条河, 演戏也是这个道理。同一个人物, 两次饰演出来的效果绝对不会一模一样,包括当时的心境也很不同。”
“更重要的是,这个人物太成功了, ”谢以风的双眼微微放空,好像陷入了假想之中, “在饰演的时候一定会比演其他角色所受到的压力更大, 会忍不住……忍不住想要复刻成功。这样悖论就出现了, 因为我不是三年前的谢以风,所以我没办法完全复刻, 同时还会把自己限定在这个框架里。”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演员们一般不会再接同类型的典型人物。”
谢以风就是谢以风。
他说的每一句话简直都戳进了周玉和的心窝子。
之前没有过这样的经验, 还以为出演以前演过的角色会更得心应手。
但事实上却不是。
他对容谦,对《武侠》这个剧本的热情, 早在上一世的时候就全部燃烧光了,这次和迈克李合作, 拍戏的途中总有一种兴致缺缺的感觉, 就好像通关过无数遍的电脑游戏, 你完全知道下一关有什么BOSS会出现,要怎么打败它,那么你在面对这个BOSS的时候, 无论如何也不会像第一次那样兴奋和期待了。
没有热情。
演戏被限制在原来的框架里。
再怎么想要完美地体现, 都是增加一些技巧上的东西, 而演戏是不能完全靠技巧和经验的, 否则人物就会刻板,不生动,不鲜活。
变得非常……平庸。
“那该怎么办?”周玉和有些慌了。
谢以风想到前段时间周玉和接过一个电视剧的主角,刚好也是这种书生的形象,还以为他是在说自己没办法从这个框架里突破出来,而他正好在这方面相当有经验。
在《宣统皇帝》之前,谢以风打了十年的酱油,接过上百个角色,其中相似的角色有很多,但他每次都能在角色中发掘出亮点,所以周玉和困扰的问题,如果是演艺圈里其他的演员可能没办法感同身受,但谢以风却恰恰很能够理解他这种心情。
“我的建议是,回到根本上来,”谢以风点了点手里的剧本,“从剧本出发,重新做人物构建。”
“因为是相似的人物,所以我们在接到这个人物的时候,会不自觉用惯性思维去解读出演,这其实是偷懒的做法。现在你用心地去解析一遍这个剧本,一定会发现之前没有发现的地方,就算是我,现在重新看一遍《宣统皇帝》的剧本,也一定跟三年前的看法不一样。”
“用现在的眼光去看待,把它当成一个全新的角色,不要受到之前印象的影响,就算用完全不同的方式去演也没关系,因为三年后的谢以风和三年前的谢以风不是同一个人,三年后的溥仪和三年前的溥仪也不是同一个人,不被经验限制住的演技,才是真正的好演技。”
不被经验限制住的演技,才是真正的好演技……
周玉和犹如醍醐灌顶,是啊,周玉和已经不是二十多年前的周玉和,用同样的方式演绎,怎么可能演出二十多年前的容谦?
破而后立,破而后立,只有把以前的东西打碎了,才能塑造出全新的,属于二十年后的容谦!
*******
当晚回去以后,周玉和没有按照迈克李嘱咐的那样睡满八个小时,而是挑灯夜战,把剧本从头到尾仔细地,每一个字都不放过地重新读了一遍。
果然发现了很大的问题。
为什么周玉和没办法演出二十多年前的容谦?因为容谦这个角色的人设就很不合理!
首先,《武侠》采用的是由小及大,大小相呼应的叙述方式,主角之一的林寒杀,拥有着这个剧本世界的最高武力值,受江湖众人爱戴,是“武侠”的化身,是剧本里的“大”。
那么自然而然,“小”指的就是跟“武侠”两个字完全搭不上边的普通书生周玉和。
从着力点上看,这两个角色是不分伯仲的。
但人物层次上,两者的差距就出来了。
林寒杀身为武林盟主,他的侠肝义胆都是建立在杀戮上,建立在以暴制暴上的,经过这一次事件之后,林寒杀这个人物得到了成长,真正担负起了一个武林盟主应有的责任。
但是容谦特别奇怪的是,他一个没见过什么世面的小书生,从电影一开始便具有“侠”气了,总是在身边人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挺身而出,并且一贯始终,让人看不到变化,显得非常单薄。
再者,联系到他的成长背景,这种与生俱来的“浩然正气”,便有点假大空了,好像是为了凸显“侠义不在拳脚功夫有多厉害,而只在人心”的主题而存在的一个标签,虚假得有些不像是一个真正的,鲜活的人。
上一世他们没有发现这个问题,一个是周玉和那时的演技虽然稚嫩,却带有一种少年人特有的灵性和生动,赋予了容谦足够的生命力;一个是商业片更注重故事情节与节奏,在人物和内涵上并不会深究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