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扬帆于大明朝野
怎么办?
这个问题同时盘旋在四人脑海中?
说实话,他们还真很少甚至没有考虑过,尤其是徐鸿轩、李想、海子三人。
作为秦浩明的亲兵,早已习惯听从命令,很少有自己的想法。
可现在不同,他们开始独自领兵,手底下有将士们跟随。
战场波谲诡异,在通讯不畅的年代,单靠传令兵肯定不行。今后避免不了要独立判断,方能更好的完成任务。
“来,大家喝一口。”
秦浩明举起大碗,跟正思索着的四人碰了一下,一口气喝了小半碗。
“舒坦!”
竹叶青酒独有的清香沁人在舌齿间弥漫,让秦浩明忍不住咋舌夸赞。
说起来这几天他都在喝酒,喝好酒。奈何喝酒这东西,讲的是一个心情和跟随喝的问题,其实和酒的好坏并无多大关系。
跟那些官场老油子喝酒讲话,纯属交际敷衍。他们所讲的每一句话,连他们自己都不相信,虚情假意,怎么有喝酒的气氛?
而同兄弟们喝酒闲聊,每一句都是掏心窝子的话,自然畅快无比。
“你们今后要学会思考,应付战场复杂多变的情况。
你们也知道,战场通讯联络不便,有许多事情必须要临场应变,要为手下将士的性命负责。
尤其是伯玉,今后纵横四海,独自领兵游弋海外,势必要独当一面,面对各种复杂局面。
而本督要的只是最终结果,不问过程,哪管你是坑蒙拐骗还是铁血屠杀,只要死的不是大明子民,本督概不理会。
因此,许多事情你们要跳出旧有的思维,适应新的身份角色,这样才能如鱼得水海阔天空……”
“伯玉统帅全局,要善于用将,挖掘提拔人才到关键岗位,事事亲力亲为是不行的,一个人不能包打天下。
李想你胆大心细,由你掌控夜不收本督放心。但为将者太重感情不好,不能只对老兵好,新加入夜不收的将士要多关心。
你也知道,打过几仗之后,那都是生死与共的袍泽。还有你那暴烈的脾气要改改,一言不合就开架,容易和同僚起龌龊,今后不容易往上走。
海子初次带千人的队伍,要拉住将士们的心,同甘共苦只是最基本的为将之道。尚需多花点心思,和将士们交交心。
鸿轩心思细腻,善于分析,正好……算了,这事以后咱们单独聊聊。
这店家菜做得不错,今天兄弟们好好喝酒,以后不在本督身边,可就没这么方便喽。”
窗外风和日丽,阳光絮软。
包厢内的四人在秦浩明的教导下,心里渐渐敞亮起来,对于今后的发展方向和前途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
卢欣荣更是趁着酒意,说他原来想岔了,简单的事情复杂化。急不可耐的辞别离去,率领人马再次赶赴苏州,誓要解救佳人于苦海。
秦浩明只是笑笑的恭祝他心想事成,至于他采取何种方法并没有过问。诚如他所言,过程不重要,重要的是后果。
其实若按他的想法,悄悄的潜进去全部杀了,然后金屋藏娇,万事大吉。
反正这些老鸨戏子,都不是什么好东西。趁着乱世,靠买卖有姿色的幼女,从小加以训练,当成他们的摇钱树,死有余辜不值同情。
卢欣荣离去,他们并未散场,而是接着继续絮叨。
用亲兵做领军将领,有利有弊。有利的地方就是忠诚无需考虑,双方休戚与共利害一致无分彼此。
弊病的一方则在于他们原先都是大头兵出身,虽然个人军事技能很出色,但没有带兵的经验,需要秦浩明多下功夫教导。
好在经过一年多的接触了解,下面亲兵什么水平心里有数。能够为将者,那也是经过他权衡考量后,觉得有那能力,方才提拔上岗。
不过,类似军校的基层军官训练班必须开设了,自己没有这么多时间一个一个教,效率低下不说,自己也累。
当然,叫军校肯定不妥当,传扬到崇祯皇帝耳里,免不了疑神疑鬼。
就叫讲武堂好了,对外可以说是将士们相互交流的一个场所,不要大张旗鼓人尽皆知。
眼前这三个,妥妥的第一期,今天就当给他们开小灶。
整个下午就这样过去,离开西湖边上的这家小店时,已是日落归山,华灯初上。
四个醉汉勾肩搭背踉踉跄跄离开,看这情形,分明是他们把午饭和晚饭一起解决。
次日饷午,杭州城外古木青葱,杨柳低垂。城外的官道上,一支几千人的队伍正在行军。旗手举着一杆“秦”字大旗,正随风猎猎招展。
经过二十多天的时间,戚纲和余佑汉二人,终于在义乌招满五千精壮,在秦浩明派去的传令兵指引下,抵达杭州城。
听到他们到来,归心似箭的秦浩明没有做片刻停留,只是和未来岳父戚纲寒暄几句,便指挥众人登上郑家留下的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