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方长庚起床穿衣,然后走到屋外深吸了一口乡下清新的空气。为了节省灯油他晚上不会学到太晚,第二天就要早点起床,否则上午的时间一下就过,总觉得只过了半天。
想想以前每天睡到日上三竿的日子,真是一去不复返咯。
“长庚啊——吃早饭了。”老李氏在堂屋门口朝他招手。
方长庚走过去:“奶奶,来了。”
方万英已经坐着了,“噗哒噗哒”抽着旱烟,整个堂屋烟雾缭绕,一股刺鼻的焦油味儿。
方长庚眉头微皱:“爷爷,大清早的还抽旱烟,不是说了对身体不好,少抽点儿。”
方万英没想到还要被十岁的小孙子教训,有些尴尬地站起来把烟管放到角落置物箱柜上:“好好好,爷爷不抽。你太爷爷,还有你爷爷的爷爷,那都是一辈子抽旱烟的,不也活了六十多岁,都说这东西对身体好,你又从哪里看到这些胡说八道……”
方万英的声音在方长庚严肃的神情下渐渐小了下去,举手妥协:“好好好……爷爷以后不抽了……不抽……”
方长庚这才笑了:“爷爷要活一百岁,还要看着长庚考上秀才,再考举人,进士呢。”上辈子他孤身一人无牵无挂,到了这个世界以后才发现有人惦记的滋味那么好,他想要他的至亲能亲眼看着他一点点把日子过好,这样他的努力才有意义。
方万英心情大好,乐呵呵地说:“那可不是,你娘跟我和你奶奶说了,下个月就送你去私塾……”
“长庚要去上学了?家里才修了房子,哪来的钱?”
方长庚扭头一看,老李氏、小李氏和方大山从门口走了进来,后面跟着何氏一家,刚才的话就是从何氏嘴里冒出来的。
一众人按照平时的位置坐下,就听小李氏冷冷淡淡地回她:“大山和我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供长庚读书,弟妹哪来的意见?”
何氏呵呵一笑:“大嫂说话怎么那么冲呢,这锅啊铁啊是全家共用的,大嫂可别砸了我们那份,还要留给大丫她们做嫁妆的呢。”
小李氏比她笑得更轻松:“这是怕我们大房拖累你们呢,那成,赶明儿咱就分个家,免得弟妹担惊受怕的。”
老李氏板着脸拍拍桌子:“这好好的呢,才修了新房子,说什么分家不分家的,说出去丢不丢人?”
方二山杵杵何氏的胳膊,他觉得大哥对他一直都挺好的,小时候有什么好吃的都会让给他,干活也总是主动承担更累更脏的活,对他三个女儿也都很好,因此不想因为何氏的话让他和大哥生了嫌隙。
何氏这辈子就吃了没生儿子的亏,说什么都是没底气的,但她心里是真的动了分家的心思。这考科举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搞不好十几年都要的,那得花多少银子?还不是从家里扣的。她和二山辛辛苦苦干活,这么多年都让老李氏拿去供小李氏两个儿子读书,以后发达了还轮不到她享福,她咽不下这口气。
老李氏怎么不知道她的想法,还好她生的两个儿子人都老实,不然还不知道要闹成什么样。无论如何,家和万事兴,除非万不得已,老李氏都希望一家人能和和乐乐的,互相帮衬。何氏是个眼皮子浅的,她自个儿害了自己还是小事,可不能耽误大丫她们。
这么说起来,老李氏自认为自己真不是一个多么偏心的人,但这世道女人都要依赖男人活,这点轻重要分得清,以后大丫她们有什么事,还不得靠着大山家的两个儿子?
见何氏还想说什么,老李氏朝她皱了皱眉,才让何氏把话咽回去。
方长庚在一边把小李氏的话听了进去,觉得这个想法挺好。他二叔是个地道的庄稼人,性格内向又老实,平时进进出出的也常常笑呵呵地和他打招呼,还帮他打了张木桌让他读书,从不挑事。就冲着这个,他以后也不会亏待二叔家的人
但一码归一码,以后家里各项支出进账都复杂多了,再混在一起总会出事的,还不如分清楚了好办事。
他现在还不足以在这种事上有话语权,不过分家,早晚都会来。
*
吃完早饭,小李氏把方长庚叫到屋里,转身从床头柜里取出一个布包。
“你让娘给你缝的这个什么书包,娘给你做出来了,用粗棉布做的,可结实了,你看看喜不喜欢。”
方长庚接过那个书包,心里不禁赞叹小李氏的巧手。
本朝的读书人外出都用褡裢或者竹编的书箱,褡裢可以搭在肩上,两头是两个袋子,他现在肩窄,常常会滑下来,而且一直用一边容易高低肩,放的东西多的时候还特别累。至于书箱,如果要放笔墨纸砚很好,但有时候用不了那么大的空间,特别是以后上学堂了,还是有个书包好一点。
他把书包的细节用毛笔画出来,让小李氏做,没想到完成得这么成功,走线比现代商场买的还要精致,或许这就是手工的力量?
在这里能摸到书包的感觉让他十分感慨,爱不释手地看了又看,注意到书包右下角还绣了浅米色的云纹,看起来很高大上,看来小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