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台名义上乃是皇室的藏书室,寻常人等是进不去的。卫玟若非是卫畴之子,凭他一个身无一官半职的小小少年,是无论如何也进不去的。
见我们拿出司空府的令牌,小吏忙给我们上茶,又请来了兰台令史。
卫玟一见来人,惊讶道:“伯昭兄,你什么时候做了这兰台令?”
“昨日刚刚上任。”来人淡淡道。
“甄表……表兄,这位是荀渊荀伯昭,乃是荀军师之从子。”
卫畴麾下人才济济,军师十数位,但最得他器重的军师却只有荀煜一人。
荀煜出身颍川荀氏,年少成名,被人赞为王佐之才,自从卫畴得他为军师后,听其建言,迎雍天子以令不臣,一统大半个北方,深得卫畴倚重,称其为“吾之子房。”
他的从子荀渊亦在许都颇有才名,有神童之誉,难怪年纪轻轻,不过十七八的年纪,就已被卫畴任命为兰台令史。
对着卫玟这位司空疼爱的公子,荀渊的脸上不见丝毫笑容,疏离冷淡地说了几句客套话,让两名小吏陪侍我们,便自去忙他的公务。
卫玟一边领我往藏乐谱的书室走去,一边小声抱怨道:“这个荀伯昭,往常对着我总是一张木头脸也就罢了,怎么见到姊姊这样神仙一般的人儿还冷着张脸。”
“难怪他只肯和三哥亲近,两人都是天生的一张冰块脸!”
我心中一动,荀渊若是和卫恒相交甚厚的话,那他待我和卫玟如此冷淡,该不会也是因为……
渴望知道当年之事的心情越发急切,我匆匆挑了一卷琴谱,便催卫玟道:“司空不是喜欢看史书吗?咱们快些去替司空选上几本,早些从这里出去,就能在许都多逛些时候。”
到了存放史书之处,我借口也想挑几本书看,自去找我要找的史记。
宛城之战是建兴四年间的事,按照书架上注明的朝代年份并不难找,关于整场战事亦不过百余字,我却翻来覆去看了数十遍……
怎么会这样?
怎么会是这样??
难道这就是我想要找寻的答案???
我只觉眼前发黑,浑身酸软。
卫玟的声音忽然响起,“姊姊,你这是怎么了?脸色怎么这么苍白?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他快步朝我走来,要将我扶起。
如同被人从一个可怕的恶梦中唤醒,我这才发现手中的竹简不知何时落在地上。
而我——竟是跌坐在地?
我勉强挤出一丝笑颜道:“不过是不小心绊了一跤罢了,没什么的,不用大惊小怪。”
趁着他扶我起来,我不着痕迹地将那卷记载着宛城之战的竹简踢到书架底下,免得卫玟看到,心中生疑。
再也无心在这兰台逗留,我随意挑了几卷史书,正要和卫玟离去,就听那小吏道:“还请二位公子到荀令史处将所借之书登记在册。”
卫玟诧异道:“我先前来此处取书时,从不用登记的?”
那小吏躬身道:“荀令史昨儿第一天上任,便再三向我等申明,不论借书者何人,便是司空亲自来了,也需将所借之书登记在借书簿上,注明何日所借何书,何时归还。”
见卫玟仍有些不大乐意,怕他又闹起公子脾气来,我忙劝道,“本该如此!不过多写几笔字罢了。玟弟,咱们这就去吧!”
再见荀渊,他仍是冷着一张脸。
他将卫玟所写书目一一核对一遍,目光落到我捧着的两卷书上,不由皱眉道:“这《战国策》司空和六公子早已看过,莫非是甄……公子借来读的?”
我点了点头。
荀渊那张冷脸顿时更冷了,极为不悦道:“女公子女扮男装,私自到这兰台来,已是不该。既身为女子,便理应在家中,勤习女工,侍奉亲长。用书为学,当作女博士邪?”
我本就心中郁郁,见被他识破女儿身份,又口出这等无礼之言,不由回敬道:“闻古者贤女,未有不学前世成败,以为己诫。不知书,何由见之?”
“我本以为荀令史年纪轻轻便执掌兰台,当有过人之处,不想却是这般囿于世俗成见。我今日到此,并非私自前来,司空可不像令史这般拘泥,听闻我喜读诗书,立时便允了我之所请。”
荀渊面上微微一红,“既然如此,女公子为何不敢以真面目示人,反要换上男装,不是心虚又是什么?”
我冷笑道:“我之所以换上男装,怕的便是遇到如令史这般拘泥不化之人。不想今日气运不佳,果遇令史!”
回到马车里,卫玟还在捧腹而笑。
“哈哈哈哈,想不到姊姊这般锦心秀口,不用我替姊姊出气,便驳得他无话可说,脸色青白交错,那叫一个精彩!”
他说得兴高采烈,我心中却是愁云惨雾。竹简上关于宛城之战那几百字不停地在我脑中闪现。
我虽然早有预感,当年宛城之战于卫恒姐弟而言,定然有些不同寻常之处。但却万万没有想到,当年那一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