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匆匆不留痕,光阴转瞬已百年。
自当王莽下令让众将士从银川郡出发,到今日已过二十三天。
在这短短二十三天内,他领着五万大军疾驰将近三千里地,跨过了漫长的内蒙和甘肃分界线,几乎已经到了敦煌关外围地界,离玉门关只差一步之遥。
在这一路上,虽然多有一些流寇、变节刺史、外族散牧人马阻扰。但在王莽的高压强逼之下,这些人也难以撼动大军的脚步。
王莽对部下大军下了严令,告知他们,若是可以和拦路之人说得通,那就说和一下。若是说不通,那就血杀过去。
在这二十多天里,他部下也足足杀了两三万多人。
这些人死不悔改,就是说不通,宛如榆木脑袋。
王莽对他们也不心慈手软,直接灭了全部,凶名赫赫,气焰滔天,恍若死神。
他这是用炽热的鲜血铺就一条康庄大道,用无尽尸骨警告诸多势力,莫要拦路,否则死路一条。
当然,他的这个杀人不眨眼手段的确取得了显着效果,震慑住了许多势力。
因此,在最开始的那段时间里,他部下虽然杀了不少人马,但是到了后边,几乎是畅通无阻,无人敢拦。因为后边的那些势力都听说了王莽部下血洗拦路之人的事情,他们十分害怕,不敢再出头,惊惧这股打着卫字旗号的“卫家”大军。
开疆扩土,收复失地,驱逐外敌,除了要用堂堂正正的王道手段镇压外,还少不得要用霸道手段辅助。
只用仁义王道,那就是迂腐,成不了大事。只用凌厉霸道,那就是残暴不仁无情无义,也成不了大事。只有将王道和霸道配合,才能成就伟业。
有的时候,狠辣一点,霸道一点,不讲仁义一点,并非是坏事。对于这点,王莽知之甚深。因为不是每一个人都会听从别人劝阻,不是每一个人都有善心。
对待这种死不悔改的人,必须要用凌厉手段,否则的话,将会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
王莽部下诸多将士们看到自己越来越靠近玉门关,心中就莫名激动起来,热血沸腾。
数十日连续赶路,他们不觉丝毫疲惫,反而战意高昂,士气澎湃,都希望能够早点抵达玉门关,然后和匈奴血战一场。
不仅仅是他们,王先至率领的那五万天汉营将士同样热血沸腾,出奇的顺利。
他们一路上几乎没有遇到什么抵挡,也没有人盘问。青海省域的诸多势力几乎达成了一个共识,都认为王先至部下人马是先前击溃楼兰国联军的那股神秘势力。
如此一来,他的五万人马便和王莽的五万人马隔着甘肃,遥相呼应,步调一致。
当然,此两队人马共计十万余人出动,匈奴那边的外围探子察觉到了有些不妙,想要把情况如实禀明给大单于。
可惜的是,他们的情报传递速度始终无法领先一步,未能及时把消息准确传递到大单于手中。
至于大单于,他得到的情报只是卫家管辖的翼州似乎有大量兵马在调动。
对于这个情况,他基本上认定成了这是卫宫寒在调遣兵马,要增援定西关,并未太过在意。
在他的预测里,大汉皇朝各大世家的确会在后续的一段漫长时间里,源源不断增援兵力,固守定西关。
再加上先前姬云在匈奴大后方搅风搅雨,抓捕了许多王子公主,甚至把月芷都给抓住了,这就相当于替王莽分担了一些大单于的注意力。
此时此刻的大单于,有一部分精力放在了寻找这些王子公主事情上,殚精竭虑,夜不能寐,痛惜万分。
月芷是他的贴心小棉袄,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溺爱到了极点。
但是现在,月芷莫名其妙失踪,他心里焦急万分。
在他的情报当中,所有事情的源头都指向了自己的反对派,这样一来,他又是分出了一部分精力和兵力去镇压这些反对派。
至于囚牛,他也十分震怒月芷失踪这事。月芷是他的未婚妻,他不容许月芷会遭到什么意外,同样分出了大部分精力去寻找月芷。
至于大宛国公主史秀英,她出去踏青游玩,数月未归不说,还没有一封书信送出,大宛国国王也有些焦虑,连连传令,询问大宛国大将军曼德罗拉情况。
因为史秀英是跟着曼德罗拉来到匈奴的,现在大宛国王许久没收到史秀英的讯息,自然是急眼了。
曼德罗拉面对这种情况,也焦急的不行,要求大单于务必要尽全力找到。
不过史秀英的气运终究是比月芷好上许多,她虽然被王莽抓获了,但王莽也没有为难她,反而给了她相对的自由。至于月芷,她则是羊入虎口,几乎天天都要被姬云给非礼。
这些事发生在一起,就宛如上天在相助王莽一样,给王莽减轻了许多压力,分散了他的敌人大部分精力。
此时此刻的王莽,隔绝一切外部联系,紧守精神,不敢分散精力。不和辽宁联系,不和皇都联系,像是处在另外一个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