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尧因材施教,试图培养出贤君。
他在位期间,推行复耕行商,轻徭薄赋的策略。
多年来,大乾减少朝廷财政开支,贸易带来大量的财政收入。
大乾内人口滋盛,所有仓库,无不盈积。
南疆驻扎的龙骑自甘堕落,其他州县仍有善战的劲旅。
已经给未来的新君,打好丰厚的基础。
若新君继承皇位,改变大乾推行的休养生息策略,采取积极对外扩张的策略。
凭丰厚的家底,龙骑出征必然气吞山河,铲除各地诸侯。
柳君正挺身端坐,竖耳聆听。
从李尧的话中,他隐隐约约猜出将来何人继承皇位。
“起初,朕看重岭南王,欲好生培养他,他竟然不知轻重,与南越王沆瀣一气,协助李茂源在大乾内安插亲信,为非作歹,导致大乾南疆三军颓废。
若他继承皇位,还不把大乾拱手让于别人。
海陵王倒是能征善战,且精通军务,多年来在封地内兢兢业业,为国戍边,据说他的封地内兵强马壮,通过贸易,源源不断赚取钱粮,当地百姓安居乐业。
他入主东宫,将来继承皇位,兴许能保证大乾对外作战。
奈何海陵王太圆滑,平常沉默寡言,遇事常常静观其变,朕在他身上看到了李茂源的影子。”李尧说。
“皇上,唐王行事诡异,却识时务,知进退,在大乾眼皮底下壮大,可见其谋略之深,海陵王有唐王谋略与心智,对大乾非但不坏,还是大大的好事。”柳君正说。
毕竟,海陵王在封地内的表现,足够证明他的智慧与才干。
“是啊!”
李尧捋着长须,叮咛说:“当前朝廷派系纷争,海陵王在朝廷根基尚浅,独木难支,你多提携提携他身边的人,若海陵王南征能够取得不俗的战绩。
把大乾江山托付给他,也未尝不可。”
柳君正效忠李尧多年,对他的做事风格,对他的性格了如指掌。
此时心如明镜,皇上安排海陵王,大将军负责南方军务,借机培养海灵王在军中的威信。
与此尝试收回大将军的军权,若海陵王能通过考验,储君非他莫属。
“诺!”
是夜,秦王回到别苑。
贾问道,张懿,申屠秀,柳牧辰等将领,幕僚,仍在前厅内等待。
黄昏时,季玄陵匆匆进宫,生死攸关,处境扑朔迷离。
季玄陵归来,申屠秀阔步上前,急声询问:“王上,李尧没有伤害你吧?”
“前往书房说话!”季玄陵道。
把锦绣城内的遭遇道给众人,希望听取他们的建议与策略。
事情牵扯太广,他不敢掉以轻心。
广泛听取众臣的建议,集思广益,得到更好的策略。
何况,他在锦绣城内,临时决定,迫不得已提出如此下策。
在咸阳,函谷关驻兵,对秦国而言绝非好事儿。
毕竟,秦国将在许多时候被处处制肘。
得知季玄陵在锦绣城遭遇生死危机,众人替他捏了把汗,幸好全身而退,不然,今夜将是秦国最大的灾难。
今决定和亲,结盟,驻兵。
贾问道半眯眼眸,神情踌躇,心有余悸的说:“王上的决定对秦国不利,奈何形势所迫,以退为进不失为可取之策,既能保王上全身而退,将来龙骑从大康撤出,秦国不费吹灰之力攻陷大康。”
“好归好,驻军数量是不是过多了?”张懿神情焦虑,仰首相望,淡淡说:“大乾朝堂内能臣宿将奇多,很可能制止王上的计划,若李尧采纳王上的建议,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秦国暂时解除危机,若他拒绝,仍需周旋。”
大乾诸王夺嫡,派系盘根错节,利益分配盘根错节,有人支持,必有人反驳。
若李尧摇摆不定,待在龙城内,仍如坐针毡。
闻声,季玄陵淡定的说:“李尧作出抉择,改日肯定招本王前往锦绣城,本王在此提前说明。允许大乾驻兵,前提该保证分界而治。”
“诺!”
季玄陵恪守自己的底线,秦国选择让利,大乾贪得无厌的话,就不能任其壮大。
翌日。
大乾欲把舞阳公主嫁往咸阳的消息,传遍锦绣城,像疾风在龙城内传播。
形势骤变,许多等待奚落季玄陵的人,顷刻间紧张起来,特别是齐楚燕韩赵魏几国家。
他们与秦国仇怨极深,派军前往大康征战,便为牵制秦国。
大乾,秦国结盟,强强连横,届时秦国取大康而代之,向六国发难。
将犹似灾难降临。
六国灭国,仅是时间的问题。
没有人知晓,李尧,季玄陵在锦绣城内谈了什么,大乾为何突然改变计划。
一个个犹惊弓之鸟,坐卧不宁,不得不等待锦绣城内传出新的消息,再从长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