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爵士,这位是什么人?”
几个英格兰商人走了过来,他们的手中还握着一捆纸币,这种还有着油墨气味的纸币已经颇为常见,可以与九州银行的伦敦分行直接兑换金银,更方便的是可以携带到东方用于和当地的贸易、旅行。
“这位是帝国化工和李氏化工的创办者,李晋德先生。”亨利爵士向众人引荐李晋德。
“帝国化工?!”
“原来帝国化工、李氏化工竟然是同一个创办人,真是幸会、幸会!”
“我叫约翰·丘吉尔,很荣幸能够见到您。”
英格兰商人看向李晋德,心里充满了敬意和羡慕!
帝国化工和李氏化工在英格兰是相当有名的一批华夏公司之二,在英格兰人眼中简直就是奇迹般的存在。
帝国化工和李氏化工这几年的时间向英格兰倾销了超过十万雨伞、五万雨衣和雨靴,街上内燃机汽车的橡胶轮胎、身上丝纺织品和棉纺织品使用的化学染料不少都是由这两家公司提供!
据说,李晋德仅仅是从英格兰直接或间接获得的利润就多达几十万英镑!
对于神秘的帝国化工和李氏化工的创办人出现在伦敦城之事,在分行里面的英格兰商人中引起了不小的骚动。
李晋德见到众多“粉丝”,一时之间有些无奈。
不过他的工厂生产的产品还需要倾销到这里,还是要与这里的贵族和商人搞好关系。
他站着与过来的英格兰人交谈,互相恭维一番,这些英格兰商人才逐渐回到他们原来的座位。
“帝国化工和李氏化工的商标在我们这里很有名气。”亨利爵士说道,“下雨天就离不开你们生产的雨具,而我们这里又经常下雨,所以在这里的人经常看到‘帝国化工’和‘李氏化工’的商标。”
“估计在他们眼中我的工厂只是生产雨具的吧。”李晋德没有想到是他名下工厂生产的雨具成为了最好的“广告”。
因为李晋德往欧洲倾销的雨伞、雨衣、雨靴等产品上面都印着“帝国化工”或者“李氏化工”的字样,这些东西又满大街都是的时候,无疑会起到广告的作用,让不认识汉字的平民都会对其印象深刻。
其实生产的雨具还真不是李晋德名下收入最大的业务,他名下的橡胶轮胎、染料、香皂、香水才是大头。
“李先生,即使是雨具,只要购买的人足够多,每个人付出10先令,100万人就是50万英镑,1亿人购买就是5000万英镑,这就是巨大的市场。”亨利爵士说道。
他也有些眼红李晋德,因为他具有生产这些产品的能力。
尤其是橡胶雨衣、橡胶轮胎、人工合成染料,任凭他怎么也想不到该如何生产出来,他只能够作为李晋德的经销商分杯羹,而对方掌握了核心技术,可以在利润分配中获得大头。
“不说雨具的事情,我这次可是带来了好东西,在我们的商船上有化肥的样品,那是类似于鸟粪等天然肥料一样的东西,可以补充土地的营养,提高土壤肥力,进而提高农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我们华夏那边就是使用了这种东西,才有效解决了荒灾,养活了这么多人口。以前只有官府设立的工厂可以生产化肥,但是我的工厂也可以生产化肥了。”李晋德自豪地说道。
他名下的帝国化工除了橡胶产业,还涉足了化肥产业。
没办法,帝国化工实在是太赚钱了,除了官营的工厂以外,几乎没有多少像样的竞争对手,或者说许多商人对需要专业知识的化工领域太过谨慎,没有多少商人愿意投资化工厂。
李晋德的帝国化工在民间没有对手的环境中高歌猛进,赚到了第一桶金,很快又有第二桶金、第三桶金……
钱多了也就要想着怎么花,买地是被楚云严厉限制的行为,所以李晋德就将赚到的钱又投入研究中,设立了专门的化肥研究室,还真的成为了官营化肥厂以外屈指可数能够生产化肥的工厂。
本土的市场几乎被官营化肥厂垄断,想要打破官府的垄断,李晋德知道自己还需要改进化肥的生产技术,降低成本。
在改进技术之前,李晋德想到了大海外面还有世界上三分之二的人口没有化肥可以出售。
虽然暂时比不过官府工厂的技术,但是在外面,他生产的化肥就是独一无二的!
“你是说像是鸟粪一样的肥料可以人工生产?果真有这种产品?”
亨利爵士有些惊讶,他对天然肥料并不感到恶心,而是看到了背后的市场。
几乎所有接触过农活的人都知道肥料的重要,肥料的价值不可估量。
如果肥料能够以人工的方式在工厂里面进行生产,那么人工化肥的市场该有多大?他们又可以赚多少钱?
而且这不是黑心钱,还可以改造世界,让土地产出更多的粮食。
“我没有必要骗你,我带来了几十桶化肥,化肥种类有过磷酸钙、硫酸铵、硝酸钾……”李晋德接连说了磷肥、氮肥、钾肥三种最重要的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