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立的面目示人。像《世界报》这般赤裸裸地站队实在很少见。不过这种好日子也不长了。因为就像所有自由竞争的行业最后都会形成垄断集团一样,独立的美国新闻媒体已近黄昏。
当然啦,黄昏的时候太阳还在普照大地,难怪这位资深政治记者要表示不满了。
不过他再不满也没用,《世界报》和当时其他主流报纸一样都采用主编负责制。发不发这篇文章,还是要赫伯特-普利策来做主。
“发吧……”
他老人家喷了一口烟,轻轻地说道。
坐在他身边的女儿都没有听清楚,所以问道:“爸……嗯,主编先生你说什么?”
“我说……”普利策先生提高一点声音道:“发!”
只是记者中还有人反对道:“可是……”
《世界报》主编先生神情一肃,眼中放出灼灼的光芒扫过在场的那些记者,而他手下的人也被这样的眼神给震慑住了。
好吧,普利策先生毕竟是“报业暴君”的继承人。他的脾气确实不错,野心也实在不大,可是这不代表他就是一只不会发威的病猫。
“当!当!”
他使劲地在大理石烟灰缸上磕了磕烟斗,用不疾不徐、平平淡淡却带着不容违抗意味的声调说道:“我说发表就发表!”
………………………………
注释1:1906年出版的《屠场》的作者厄普顿?辛克莱(Upton Sinclair ),他是连列宁都夸奖过的著名现实主义作家。而这本小说真的引起美国人民对肉类加工质量的担忧,导致美国国会和各个州议会特意制订了食品卫生检查法。
前文提到的萨考-范泽蒂案在1927年宣判之后,他特意写了一本名为《波士顿》的长篇小说,书中主人公就是这两位无政府主义者。
以笔者看来,《屠场》这本书和约翰-斯坦贝克的《愤怒的葡萄》,一工一农一起服用效果会更佳。我们看到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是“优雅”的,可是这些小说还能让我们看到一个并不那么优雅的西方。
不过话又说话来,现在就算叫慕容去看这种书,估计我都看不大进去了。读这种小说太特么郁闷了,还不如来一本斗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