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少年妙手护花> 第186章 头骨复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6章 头骨复原(1 / 2)

头骨断代结束后就开始复原了。由于头骨具有唯一性,要妥善保存的,不可能直接在头骨上复原,弄坏了就完蛋了,所以接下来的工作就是通过激光扫描法把头骨的3D模型给扫描到计算机上去,要力争逼真。头骨的3D模型有了之后,通过3D打印技术把头骨给打印出来,材料可以用工程塑料粉末,当然陶瓷和金属粉也都可以。整个过程就是一个复制的过程,使用复制品来进行头骨复原不用担心头骨损坏的问题,坏了再3D打印一个就是。

以上的工作只是头骨复原的基础,接下来的复原工作才是重点和难点。同一个头骨,让不同的人来复原,可能会得到不同的结果,甚至差距了十万八千里都有可能,同一个头骨有人复原出一只猪,有人复原成一只猴子。

古生物复原学是一门复杂的学科,个中牵扯到的知识有解剖学,美学,生物学,运动学,工程学,等等乱七八糟学,知识很重要,但经验更重要,反正就是不简单。

就在考古学院三楼的古生物复原实验室,潇潇师姐正在闷头作画呢,面前摆放着一具已经复原了百分之九十的未知生物头骨作品。从目前的作品上已经能隐约看出头骨所属未知生物生前的外貌了,头很大,但是脑袋很平,脑容量小,眼骨突出,圆圆的就像两个电灯泡,鼻子长在两只眼睛中间,几乎呈一条直线,有一张血盆大口,面部咬肌极其发达,不像地球上的任何一个已知生物,但是又有灵长类动物的感觉,也就是人不人鬼不鬼的那一种,看起来蛮吓人的。当然,未知生物有可能生前不是这个样子的,因为复原具有误差性。

一般的古生物复原都会分成如下几个步骤:

第一,对骨骼进行形态修正,也既重塑骨骼,因为发现的古生物化石往往不是完整的。过程中可以参考同属内的其它物种,或者形态最为接近的某生物,以求最大限度还原生物的骨架形态。

骨骼的重塑是最重要的一环,就像是盖房子打地基,房子建得牢不牢,地基非常重要。古生物学奠基人居维叶就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利用一颗牙齿,就可以恢复一个动物的全貌,乃至更多信息。这句话很好诠释了骨骼重塑的重要性。

第二,重塑好骨骼后,根据规律和经验对生物进行评判,食性,体型体态,栖息环境,……

比如说大兴安岭发现的这个未知生物头骨,从尖锐的牙齿可以判定是食肉动物,头骨又大又结实,整体的体态不会小,生前肯定比较凶猛。

第三,为复原后的骨骼增加肌肉。这个过程要用到大量解剖学知识,很难很难,但也有迹可循,比如说尸体腐烂后肌肉和韧带会在骨骼上留有的附着痕迹,越是强大有力的肌肉、韧带附着痕迹越明显,年代越近,肌肉、韧带痕迹越明显。大兴安岭未知生物的死亡不到百年,年代算是很近很近的了,肌肉、韧带附着痕迹比较明显,这给复原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此外还可以通过运动学推断肌肉的发达程度,肌肉强不强大和运动需求呈正比。同样地,肌肉和骨骼也有相互作用存在,根据骨骼的外观和形态也能对肌肉分布进行一定的推断。

第四,体色纹理复原,为动物复原出一个合理的、令人信服的体色和纹理。这一步被认为是最复杂繁琐的,需要复原绘画师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相关知识储备,要考虑到生物和环境因素的关系,个体的发育,系统的发育,等等。

目前潇潇在做的就是第四步工作,体色纹理的复原。

她一脸认真,盯着3D半复原作品的双眼囧囧有神,每一次下笔都会端详很久。她要根据未完成作品脑补出生物原来的面貌,肤色纹理,毛发的颜色和分布,脑补出来之后才能画出来,而这,显然不是那么容易。

我勒个擦,脑补,如何脑补啊,因为根本就不知道未知生物生前长什么样,太难为人了这是。

当潇潇用心作画的时候,还一个贷戴眼镜的博士师兄在对3D模型作品进行精修呢,手拿锋利的刻刀,就像雕刻一件艺术品一样不断在作品上动刀子。随着他的不断修整,作品的形象愈发具体。

潇潇的这个博士师兄叫赵鹏,是她爷爷方文同院长带的一个博士生,此人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非常优秀,硕士阶段和博士阶段都是专攻古生物方向,在复原这一块也很有造诣。大兴安岭的这个未知怪异头骨虽然才死不到百年,算不得古生物,但是它造型很奇葩,以前都没见过,所以只能按照古生物来还原了。

赵鹏博士带着三个研究生做科研,再加上友情参与的潇潇同学,他们五个人组成一个团队,此刻摆在工作台上的完成了百分之九十的头骨复原作品就是他们五个一起努力的结果。当然,过程中方院长有过来指点,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纵使如此,复原的作品和未知生物本身的外貌还是存在有偏差的,这偏差有可能很小,但也有可能很大。所以呢,复原的作品仅供参考,不能太当真。

潇潇绘画功底好,想象力也很丰富,虽然才二年级,但是自学了许多古生物复原方面的专业知识,所以赵鹏博士就把最后的“CG”工作交给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