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三国小霸王> 第1861章 老臣心若相惜丶惜月打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61章 老臣心若相惜丶惜月打赏(1 / 2)

赵岐知道黄琬脾气不好——党人的脾气都不怎么好,赵岐本人也一样——但他还是没想到黄琬会如此激烈,甚至要和他断交,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杨彪见状,连忙劝道:“公琰,你这是何苦呢?君子和而不同,求同存异,有什么事可以商量嘛。”

“有些事可以商量,有些事不能商量。”黄琬怒发冲冠,厉声道:“从来只有夏变夷,哪有夷变夏的?凉州百年战事,几乎耗尽国本,现在却引凉州羌胡入旧京,他这是要做蛮夷之君吗?”

赵岐哼了一声。他也对天子之举不甚赞同,只是他身在朝廷,也知道朝廷的难处,无法像黄琬说得这么轻松。况且黄琬这么说难免夹杂着关东人莫名其妙的傲慢,身为关中人,他对此不能认同。

“公琰,凉州才有几十万人?入关中的不超过十万,而且大多以汉人为主,真正的羌胡还没有长水营的骑士多。你总不会觉得凉州人都是蛮夷吧?”

黄琬冷笑,不予置评。

“况且真要说是蛮夷,你也别把自己当什么华夏衣冠,荆楚向来不以中国自居,即便是今天,江夏也有蛮夷杂处,并不比凉州好到哪儿去。”赵岐说完,怒气冲冲地一甩袖子,也不理黄琬,举步入门。

黄琬被赵岐说得勃然大怒,追上去理论。杨彪见状,无奈的摇摇头。这些党人啊,就是太冲动,脾气一上来,逮谁咬谁,不分敌我,一视同仁。

来到堂上,袁夫人出来拜见,黄琬也不好当面开撕,只好忍着。赵岐和杨彪、袁夫人说了一件事:天子有意送回袁隗等人的尸骸,让他们安葬在汝阳的祖坟。这件事已经考虑了很久,但一直没能落实。这次他东行,天子又提到这件事。

说起袁隗等人,袁夫人悲从中来,忙不迭的答应了,让袁耀去找袁权商量。

杨彪有些奇怪。“赵公,既是朝廷美意,可曾与吴侯商量?”

赵岐有些尴尬。他本来是应该和孙策讲的,只是发生了点意外,他不得不装晕避战,也没机会开口。见赵岐神情窘迫,黄琬忍不住插嘴道:“天子莫不是想以此为条件,逼吴侯放权吧?如果这么想,未免天真了些。”

杨彪、袁夫人也有点担心。他们都很清楚,让孙策让权是不可能的事。袁隗等人反正已经入了土,早一天搬晚一天搬没什么区别,等孙策攻入关中再搬也不迟。

赵岐被黄琬怼得火大,也忍不住说道:“公琰,你又何尝不天真?吴侯虽然善战,又新得了半个幽州,朝廷却也不是坐以待毙。且不说关中四塞,易守难攻,并凉精锐天下闻名,就说吴侯三面受敌的形势,你觉得他能轻松入关吗?若是能不战而天下太平,何乐而不为?”

“听赵公这意思,天子这是打算禅让?”

赵岐一声轻叹,摩挲着大腿,沉吟了片刻。“天子能不能禅让,我不敢说,但天子无意开战,我还是有点把握的。公琰,文先,如果天子封吴侯为王,入朝执政,能避免刀兵吗?”

杨彪和黄琬互相看了一眼,都有些惊讶,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们都是老臣,清楚异姓封王的的意义。黄琬略作思索,问道:“这是以退为进,还是真的想退?”

赵岐摇摇头。“我不知道。实话对你们说,这不是天子的意思,是我自己的揣测。”他抚着胡须,眼神闪烁了片刻。“我在想,如果吴侯真的顺应天命,当鼎立新朝,未必一定要用武力。如果能行禅让之事,不管是天子主动的还是被迫的,不用流血漂杵,未尝不是好事。”不等黄琬说话,他又说道:“当初袁本初若是肯去长安,天下形势也未必会是现在这个局面。”

黄琬心有同感,难得的没和赵岐较劲。当初王允曾经提议让袁绍入京主政,袁绍没有同意,一心想以武力夺取天下,结果反被孙策击败。如果他当时入关中,结果肯定不会是这样,说不定还要比天子眼下的境遇好一些。如今孙策成了朝廷劲敌,兵强马壮,但关中易守难关的形势并没有变,孙策也没有必胜的把握。如果他能入朝主政,君臣相睦也好,君臣反目也罢,只不过是朝堂上的争斗,不会涉及到普通百姓,纵使流血也有限。

大战一起,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文先,你觉得……有可能吗?”

杨彪捻着胡须,沉吟着。“如果天子真有此意,我觉得……至少可以试试。”他抬起头,看看黄琬,又看看赵岐。“赵公,你不妨上书天子,试探一下天子的心思。”

赵岐白眉掀动。“那吴侯这边呢?”

“我去试试。”袁夫人说道:“吴侯虽然善战,却不是好战之人。”她一边说一边对杨彪使了个眼色。杨彪心领神会,也附和了几句。黄琬也没有拒绝,虽说他对天子没什么留恋,却也不反对尝试一下。

几个人商量了一番,赵岐随即写了一封奏疏,将他沿途见闻详细的说了一遍,隐晦地建议天子封孙策为王,避免直接冲突,交由袁夫人带着,送往秣陵。如果孙策同意,就由邮驿送往长安。孙策从幽州得到了马匹,邮驿的速度有保证。如果不同意,那这封奏疏也就没必要送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