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巴莫保卫战打响。
八莫警备司令是第200师师长戴安澜,按计划原本是要率部回国的,可是第六军军部在撤退途中突造日军伞兵袭击,将校官佐尽数挂彩,不得已才由他扛下了防守八莫的活。
按照最新的命令,守军被调整为第200师598团、599团,另炮兵第18团第1营、第6军战防炮营及战车部队一部。说句实话,兵力算不得很强,但考虑到滇缅公路八莫段道路狭窄,很多地方仅能容下一辆卡车通过,而且公路两侧多为茂密的森林,面对日军机械化部队的进攻,部队倒不至于束手无策。
战斗开始后,日军仗着有制空权在手,照例出动了大队轰炸机对守军阵地就是一通狂轰滥炸,有人做过统计,前后三批次共60余架次。
轰炸机编队撤走后,又有多个九七式战斗机编队轮番飞抵战区上空,它们轮流“值班”,随时准备用机枪和炸弹为地面部队进行支援。设在奈纳(八莫东侧3公里,南下的咽喉所在)的重炮阵地也对八莫城内外展开了猛烈轰击,75毫米口径的山野炮、105毫米野炮、150毫米榴弹炮组成了一个强大的炮群,发疯似的向守军阵地倾泻着弹药。因为八莫周边植被茂密、视野不好,日军特意调来两架侦察机,专门帮着炮兵校正着弹点,以提高炮击效果。
日本人这种不计成本的打法让戴安澜心惊不已,战斗打响后仅仅20分钟,八莫以南的几处阵地就纷纷打电话向指挥部告急,人员伤亡惨重、阵地尽数被毁,连战前构筑的几处假炮兵阵地都叫日本轰炸机炸成了一片火海。
按照这么个打法,部队至多半天就得玩完。可是,总部发来的命令是必须在本地坚守24小时以上,戴安澜略一思索,随即命令二线阵地上的部队撤出战壕,各部以班排为单位分散驻守散兵坑或者小据点,防止官兵们在日军炮火的轰击下遭受重大伤亡。
炮击开始四十分钟后,日军的地面进攻开始了。其战车部队出动美制斯图亚特坦克十余辆另九七式战车一部,掩护步兵向八莫发起攻击,同时派出小部队则沿两侧森林向守军阵地后方迂回。
鉴于200师敷设的地雷极多,日军除组织工兵进行扫雷作业外,还驱赶了大批缅牛进入雷区,以加大排雷进度。按照战前的设想,本应有步兵对日军扫雷力量做拦住射击,可是由于之前的炮火相当猛烈,一线阵地上的守军伤亡殆尽,所谓阻击自然无从谈起。很快,敌军便突破了守军精心构筑的雷场。
进攻道路打通后,日军遂以战车部队为先锋,引导步兵对八莫外围阵地发起冲击,试图一鼓而下。
战局急转直下,戴安澜立刻命令公路沿线部队向两翼森林里收缩,放过坦克装甲车、专打后头的步兵。配合作战的战防炮也撤往城内,准备与日军装甲部队进行巷战。
作为国军有数的强军,200师的自动武器极多,苏制的轻重机枪、国产的花机关,再有就是入缅以后补充的司登式,平摊下来,几乎每个班都是一挺轻机枪外加一支冲锋枪的配置。等敌人步兵靠近后,官兵们突然从树林杀出,与敌人杀做一团。
日军步兵大队顿时为之一滞,不少人甚至没来得及开第二枪就被弹雨打倒在地。白刃战、精确射击,甚至是组织老兵拎着手雷做万岁冲锋,在自动火力的打击下,这些以前屡试不爽的战术居然通通失灵了。
或许是被200师的空城计冲昏了头脑,又或者在狭窄的公路上没法掉头。日军战车部队居然不顾身后的步兵受袭,自顾自的继续向八莫城内猛攻。沿途守军倒也配合,只要没有敌人步兵迫近便一枪不发,省得这些铁王八停下来给自己找麻烦。
眼见日本人的步兵和战车大队越离越远,戴安澜祭出了手上的王牌,他命令十余辆装甲车尽数出动,彻底切断日军坦克与步兵之间的联系;同时要求城内守军做好战斗,以民房为据点,准备以集束手榴弹和燃烧瓶为武器,配合战防炮和T-26坦克分队与日军战车部队进行巷战。
等日军最后一辆坦克开进城内,埋伏在城内的守军动手了。一长串的电控地雷几乎同时被引爆,队伍末尾的三辆九七式坦克瞬间趴窝,日军战车部队撤退的道路被扎死了!
爆炸声就是信号,T-26和战防炮开火了,第一轮射击就有3辆斯图亚特和两辆九七式失去了战斗力。城区不比荒郊野外,调头不易、转弯更难,最要命的是,因为坦克里视野受限,很难发现袭击者在什么地方。日军乒乒乓乓打的热闹,但是对守军的威胁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眼见日军坦克被困的动弹不得,埋伏在道路两侧民房里的反坦克手们悄悄摸了上来。集束手榴弹、燃烧瓶,从四面八方落了下来,虽然没有战车炮和反弹炮的效果好,但是它们却让日军坦克手们惊恐万分。被打死、炸死或许还能接受,被困在坦克里活活烧死,那场景想想就让人毛骨悚然。
一向以打仗不要命闻名的日本兵怂了,先是几辆失去机动能力的坦克车里有人在往外爬,后来有两辆仅是履带着火的坦克车里也出现了逃兵。那些还在顽抗的车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