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未如此期盼过降雨,其实我不喜欢下雨天,可是现在我改变了我自己的喜好。”赫鲁晓夫站在窗边,看着外面的雨水打在自己面前的玻璃上,对自己的秘书说道。
下雨天对于苏联来说,绝对是一个值得庆幸的天气,不仅仅是野战部队可以利用这个天气进行反扑,他的部队也可以趁机夺回部分丢失的街区。
莫斯科是一个非常大的城市,它的市区被河水分割开来,并且复杂到让人头痛。
德军在天气晴好的时候,都不太愿意过快的进攻,更别提现在这种鬼天气了。
反正这个时候大多数的德国士兵都会躲到帐篷或者是建筑物里面,苏军的反击也更容易一些。
虽然损失依旧巨大,可他们至少夺回了一些街区。夺回了这些街区之后,德军的炮击也变得稀少起来。
原本,靠近前线布置的火炮就不多,苏军的反击缴获了几门德军的150老式重炮,这些火炮就是用来炮击莫斯科市中心的。
还有几门火炮被德国工兵撤退的时候炸毁了,所以这一次苏军的反击可谓是收获颇丰。
能够缴获德国武器装备的战斗并不多,所以这一次赫鲁晓夫好好褒奖了一下反击的部队。
他把这些部队清一色的都提升为近卫军,然后以反击获胜为内容,向车里雅宾斯克还有路上的斯大林,都发了贺电。
“我们正在用新兵补充新的4个近卫步兵军,这4个军损失不小,需要休整。”赫鲁晓夫的秘书没有说话,站在一旁的科涅夫却破了一盆冷水下来。
反击让他的部队损失了1万人,大部分士兵都是坚定的爱国者,很大一部分都是老兵。
这些损失在短时间内是补充不上来的,损失了就是损失了。科涅夫本来不赞成反击,可罗科索夫斯基已经在南线展开了反击,如果他不配合,那就很容易让人浮想联翩。
所以他迫不得已的也进行了一场反击,结果就是如此的损失惨重——不仅仅是德军不善于雨天作战,苏联红军也不擅长……
双方在雨水里争夺阵地,损失都很巨大。不过科涅夫也捞到了一个很好的政绩,他真的夺回了两个街区,德军的炮击不再影响市中心了。
这是一个好消息,毕竟让德军不停的炮击克里姆林宫和红场附近,造成的恶劣影响实在是太大了。
现在好了,德军被击退了大约一公里左右,红场附近不会被普通的中型榴弹炮突袭了,德军损失的大炮,至少应该老实几天。
“兵员不是都下发了么?我这几天分配了3万人!”赫鲁晓夫听到了科涅夫的抱怨,看过来质疑道。
科涅夫苦笑了一下,开口回答赫鲁晓夫道:“前线的损失,这几天可要超过5万人……而且损失的部队里面有太多的老兵,新兵的训练完全跟不上……”
那些刚刚从后方抽调出来的部队,很多都是没有开过枪的新兵,他们的训练只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根本无法掌握作战的基本技能。
“斯大林同志从远东地区抽调来的10万精锐,马上就要抵达了!到那个时候,你的预备队就会多起来的!”赫鲁晓夫手里有支援,颇有些不以为然的说道。
从远东地区调集部队增援莫斯科不是什么机密,即便德国人都有这方面的推测和预案,苏联会这么做简直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只不过抽调出10万部队来,苏军也确实超过了德军的预计。李乐这个假元首预计苏联第一批抽调的部队,最多能有5万人。
谁知道斯大林真的不顾一切,破釜沉舟的抽调出了10万部队,来针对德国进攻莫斯科做战略部署。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10万从远东地区抽调来的部队,而且是朱可夫曾经率领并且击败过日军的部队,科涅夫才会义无反顾的展开了这一次的反击。
“第二批调过来的部队,有消息了么?”俗话说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科涅夫希望可以在斯大林还有赫鲁晓夫可以影响远东的时候,尽可能多的抽调出部队到莫斯科。
这是一件相辅相成的事情,只要莫斯科周边的部队足够多,斯大林的影响力就可以延续。
而只要斯大林的影响力可以继续下去,那么就可以继续从全国各地抽调兵力,到莫斯科来作战。
“第二批的部队数量明显少了,依旧只有10万人!而且地方上反映了他们的客观情况,说是有三分之一是新兵。”提到这个事情,赫鲁晓夫就觉得自己气不打一处来。
第一批次抽调部队的时候,斯大林还坐镇莫斯科。那个时候远东没有丝毫的理由,直接就抽调了10万精锐,驰援莫斯科。
结果第二次,斯大林正准备离开莫斯科,所以抽调的部队也跟着注了水,掺了三分之一的新兵进来。
最让赫鲁晓夫感觉到自己没面子的是,第三批抽调部队支援莫斯科的命令,是斯大林在路上的时候下的。
远东推三阻四,一共就抽调了5万部队上了火车,有多少新兵人家连强调都懒得强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