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三国之贼吞天下> 第六十七章 拜访王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十七章 拜访王允(1 / 2)

董卓和袁绍分别做为山西和山东,武将与文臣之中两个最强大的代表,二人的决裂从一开始就有其必然性。

每一代朝廷为了稳定自己的统治必然要在武将和文臣之间做出选择,文臣因其固有的忠诚和僵化思维成为最容易被统治的一群人,深受每一个皇帝的喜爱。所以每当两者之间出现矛盾时总是以皇帝偏袒文臣而告终。久而久之,便出现了“武将夺天下,文臣做天下”的奇妙驳论。

武将们为国厮杀,出生入死,几多流血与流泪,得到却大多是文臣的诋毁和皇上的猜忌。无数名传千古的绝世名将在自己活着的有限岁月里,无不是以提心吊胆来防止“狡兔死,走狗烹”的惨剧发生在自己身上,而在这种情况下,那些保家卫国的武将们根本就无法在朝堂上获得自己应有的权势和地位。

董卓的强势出现无疑是武将们在被压制的无数时间里为争取自身权利而做出的一种抗争。这一点,从皇甫嵩身上亦可以看出。当董卓假天子之命招他入京,要剥夺他的军权时,皇甫嵩的顺从被后世很多人解读为愚忠,可如果皇甫嵩真是一个如此愚蠢的人,那他怎么可能成为东汉末年最强的将领。

只能说皇甫嵩是通过默认董卓执政来报复皇帝和世家以往对他的不公正待遇。

山东世家门曾以拥护刘秀登基为条件,获得了朝堂上的独霸权,这种权利几乎摒除了其他任何地方的世家参与朝政的机会。也使得曾经在大汉建立中拥有过汗马功劳的山西世家们,只能无奈的选择军权这条路来让自己不至于被排除在中央权力之外。但是军权本就是一种被压制的权利,山西世家们很难通过它与山东世家抗衡,只能无奈的在整个东汉一朝中沦为他们的配角。

如今,董卓给了他们翻身的机会。

洛阳之变,十常侍诛杀何进,身为何进外甥的汉少帝能否在十常侍的统治下保命就成为了一个问题。

而这时,是袁绍一声令下,诛杀宦官其实变相的保住了少帝的性命,这救驾之功对袁家来说将是他们在未来朝堂上立足的根本。

但是董卓为了确认自己的威望,强行废少立献,也就从根本上断绝了袁家与皇帝的这一层救命关系,自然会引起袁绍的强烈反弹。但是面对已经拥有了洛阳几乎全部兵权的董卓,他也只有选择退避这一条路可走。

袁隗为了保住袁绍这个袁家的希望,在董卓的威逼下,不得不选择屈服,亲手将少帝的玉玺摘下,这本是董卓为了打击袁家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步骤。但却被山东世家们解读为对整个山东世家的羞辱。

其后山东世家们感觉已经无法在朝堂上与董卓抗衡,便将目光投到了地方权利的争夺上。于是孔伷、韩馥、张邈等一大批来自山东的朝廷重臣纷纷被任命到地方上担任刺史、郡守之职。

而董卓此时为了进一步控制朝堂,也需要大批的空缺职位来安置山西世家的人员,但是他又不能无故驱赶大臣,如今见这些人如此上道,竟然主动离开,自然是欣然同意。

董卓的支持者最主要的是凉州人,其次才是并州人。

凉州人中以军队对他的支持最高,但是其中却没有多少可以从政的人才。因为凉州的世家们因不满山东世家长久以来的排挤打压,已经纷纷加入王国,韩遂等人的造反队伍。这些年董卓和他们打生打死,彼此间的仇怨早已根深蒂固,短时间内根本不可能化解。

无奈的董卓不得不启用并州派系的世家来充实自己的文官队伍。

而王允因其崇高的威望和闻名天下的才华,成为并州世家在洛阳的代表。此时也自然成为董卓着重提拔和拉拢的重要干将。

王允年轻时嫉恶如仇, 曾不顾旁人劝阻,毅然决然的弹劾十常侍。谁知在证据确凿的情况下,还是被十常侍反了身,不但没有将他们定罪,反而让自己落得个入狱的下场。若不是被山东世家中人救下,现在连小命都难保住。其后,他流浪天下,也大多在山东各世家的庇护下才能屡次逃过十常侍的追杀,所以虽然他属于山西世家的一员,但感情上,王允还是比较亲信于山东世家的。

如今,随着年领渐长,王允已经懂得如何收敛自己的傲气,因此在面对董卓时才能虚与委蛇。

今日本是王允升任尚书令的大喜之日。不过为了避免给人结党营私的印象,除了一些资格深,名望重的世家领袖,其他人是没有资格入府参加宴会的。

许康也是凭借了许靖的威望,这才能够有机会进入王允的府邸见识一番。

随着门口的一声唱诺响起,“御史中丞许靖大人,长水校尉许康大人前来恭贺。”就见一位白须白发的老人迎了出来。

许靖行礼道:“见过尚书令王大人。”

王允忙将其扶起,道:“文休能来,实在是让蓬荜生辉。”

许靖也忙谦逊几句,然后才指着许康介绍道:“这是我族中子弟,单名一个康字。此处贸然将其带来,还望王大人不要见怪。”

王允意味深长的看了许康一眼,道:“既然是许大人带来的晚辈,那就一起进来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