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曹艹选择迁都许昌,是一个相当聪明的举措。一是将原本不属于自己控制的豫州,变成了自己的地盘;二则以天子为盾牌钳制住了吕布,并为自己曰后征讨徐州铺下了基础;三来使自己脱离了先前一直受制于袁绍的境况,并可以安心发展自己的势力。真可谓是一举三得。
十月份,曹艹率军征讨杨奉,杨奉不敌,便往南投奔了袁术。随即,曹艹攻陷了他在梁国的驻地。献帝下诏责备袁绍拥兵自重,不肯前来勤王。袁绍上书深表自责。而后献帝下诏任命袁绍为太尉,加封邺侯。然而袁绍不愿自己的官职处于曹艹之下,便不肯接受诏命,还说:“曹艹数次差点死掉,都是我救了他,如今他竟然敢挟持天子,来对我发号施令?”曹艹不想得罪袁绍,便请求献帝将自己的大将军一职让给袁绍。随后,献帝又下诏任命曹艹为司空,兼代理车骑将军之职。
从文中的叙述可以看出,此时曹艹的形势依旧不容乐观,虽已不用受制于袁绍,但依旧只能继续向袁绍委曲求全。袁绍之所以会对天子的诏命辞而不受,不服气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其实也是在向曹艹发出警告,不要在他的背后搞小动作。
袁绍自是有吞并天下的野心的,因而他才会对天子的境况不闻不问。而曹艹是被袁绍扶持起来的,他尊奉天子的举措,虽然一方面起到了钳制吕布的作用,解了燃眉之急,但在另一方面却难免会引起袁绍的猜忌。所以说,袁绍此举其实是在警告曹艹,天子的权威在他袁绍的眼里是不顶用的,你最好放聪明点儿。
袁绍的长子袁谭占据着青州境内黄河以西的地界,他率军先是打跑了青州刺史田楷,接着又击败了北海太守孔融,孔融战败逃走后,他的妻儿则被袁谭俘虏。曹艹与孔融有旧交,便召孔融到朝中任职将作大匠。却说孔融也是一个安分守己的人,然而世道乱了以后,仅仅只安守自己的本份是没有用的。之后曹艹采纳羽林监枣祗(音“支”)的建议,建立屯田制,召募百姓在许都周围屯田。
不久,袁术派人出使徐州,向吕布表示出联姻的想法。吕布出于形势上的考虑,便同意了。然而袁术这人却不守信义,总是表面上一套,背地里一套。这前头才刚商议好要联姻,后头竟然就派兵去攻打小沛。此时,刘备与吕布是盟友,吕布哪能看着刘备为袁术所破,致使自己如断一臂?因而当刘备急急求救时,吕布二话不说就立即率兵前去救援。
攻打小沛的是袁术手下大将纪灵,估计这也是一个挺会统兵的将领。纪灵见吕布赶来得挺及时,于是就收兵回了营中。吕布知道袁术这个家伙是不可靠的,但眼下的形势比人强,他暂时还需要一个相对安定的环境来发展实力,因而只能化干戈为玉帛,暂时先稳住这一层联盟关系。
却说,刘备大概也是一个有野心的人,自然不肯一直安于现状,因而没过多久,他便将立场转向了曹艹,并开始招兵买马,准备攻打吕布。倘若没有人在背后撑腰,无论如何刘备也不敢这么轻易地就跟吕布对上的,那样容易让他在形势上遭到孤立。当后来刘备战败,前去投奔曹艹时,事实便已然证明,他是将立场转向了曹艹的。这也是为什么吕布会让袁涣写信骂刘备的原因。史书上说刘备在小沛聚集起了万余人,吕布认为受到了威胁便亲自出兵攻打刘备。倘若不是刘备突然变更了立场,吕布又为何要去攻打他,这不等于是在挖坑坑自己吗?所以,事情并没有史书上看到的那么简单。
话说平原人祢衡自幼便很有才华,能言善辩,为人处事总是直言不讳。孔融因他有才气,便将他推荐给了曹艹。后来,也不知是他抨击了朝纲,还是真像史书说的那样辱骂了曹艹,却把曹艹给惹恼了。曹艹说:“祢衡这个小子,我若要杀他,不过如同宰杀麻雀、老鼠一样简单!只是顾着此人一向徒有虚名,倘若杀了他,旁人必然会以为我没有容人之量。”于是,曹艹便将祢衡转送给了刘表,刘表则将其奉为上宾。而后祢衡经常会称赞刘表的作为,但却总会讥讽刘表身边的亲信,于是刘表的亲信就诬陷祢衡,说祢衡在私下里抨击了刘表的缺点。刘表因此而大怒,就将祢衡又转送给了江夏太守黄祖。黄祖这人的脾气很暴躁,对祢衡虽然很优待,但是有一次祢衡当众辱骂了黄祖,就被黄祖给杀掉了。
从祢衡的下场大致可以看出,当时的政治是什么样子的。你要说好话,上头就喜欢听,你要说不好的话,上头就不喜欢听。这纯粹是虚荣心在作祟的缘故,即便是放在如今,想来还依旧有这样的人。史书上说是辱骂,可谁知道具体又是怎么一回事。祢衡怎么说是也是一个有文化的人,而且又非常的有才华,常受到他人的敬重。很难想象一个受他人敬重的人,又如何会总是破口辱骂别人的。所谓欲加之词,何患无穷。史书里叙述的许多事情的内幕,通常都是很难为外人所知晓的,究其原因不外乎“政治”二字罢了。
话说刘备前去投奔曹艹,程昱觉得刘备这个人总是立场变来变去的,想来不会是一个甘为人下的主儿,因而便劝曹艹趁早将之除掉。然而,郭嘉却认为程昱的建议虽然没错,但却不宜在此时实施,否则便会损害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