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弼是半年内两次干这种差事,去年去吉林点验十八镇,今年又跑江西,督促第五镇南下广东。www.DU00.COm
两件事的难度可大不一样,对付拥兵自重的龙谦,良弼做了最坏的打算。
什么叫做了最坏的打算?那就是掉脑袋!良弼奉钦命去赣西传旨,是抱了被杀的准备的。
山东危机骤然爆发,让铁良、溥伟及他都大吃一惊。不需要什么解释了,哪怕是将罪责归于那两个被枭首的乱党,山东的一切都足以证明这个省份出了大问题。总是盯着身边那头老虎,没想到南边还藏着一头狡诈的恶狼!
难就难在了这个第五镇!良弼虽然自负出身高贵才高八斗,但他是在日本接受过正规而严格的军事教育的,懂得编组训练一支部队的艰难,那不是简单人数的集合与武器的配备,更不是银子的堆积。在当今条件下,兵种的细分,兵器技术含量的增高,更增加了整编训练部队的难度,光是大批军官士官的培养就是绝大的问题,没有充足的时间根本不行,有钱也不行。
但第五镇是值得敬畏的存在!去岁的彰德秋操他是参加了的,亲眼见过第五镇参演部队的雄姿,虽然只是一个步标加一点骑兵和工兵,但那支部队展现出的军事素养让他至为欣赏,给他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如果第五镇造反……良弼简直不敢想象那是一种什么局面!驻扎在赣西的第五镇西进长沙或者东击南昌都是易如反掌!如果挥兵北上,甚至连武昌都难保。驻守湖北的第八镇可能不是对手——在彰德秋操后,良弼与铁良曾秘密评估了南北新军各支部队的优劣,在新军已经整编完毕的八个完整镇台中,第五镇不是第一,最少也是第二。良弼曾怀疑第五镇是挑选了最精锐的部队和最好的军官参加的,但铁良说不是。参加秋操的那个标是一个完整的步标,其战力与另外三个步标都差不多,而龙谦似乎更器重第九协而不是第十协。那个叫封国柱统带的第十七标在第五镇内部一直有第一主力标之称,似乎比参加秋操的十九标还要凶猛。
良弼知道铁良在第五镇有着自己的情报来源。所以他相信铁良的话。其实铁良早就说过了,没想到北洋六镇花钱最少的一个却是最精锐的,当时他竟然没有在意。
如果第五镇叛乱,中部数省糜烂在所难免,山东必定响应,同盟会在南方乘机闹事是肯定的了,北洋军会不会出死力他真的吃不准。那将是什么局面?就是第二个洪扬之乱嘛。五十年前。朝廷赖有曾国藩一帮能干而忠诚的汉人,现在靠谁?靠袁世凯?那是另一个活曹操!虽然通过各种手段,不惜将其升入军机处,总算将老袁对北洋军的直接指挥权转到陆军部了。但发现除第一镇外,其余四镇几乎所有的中高级军官都视老袁为当然的统帅。你总不能全部撤换中级军官吧?那都是袁世凯从小站练兵就精心培养的班底。就算换了不乱,朝廷一下子从哪里找那么多替代者?如果第五镇举起叛旗,削平叛乱仪仗的必定是北洋四镇,那样的结果将是虎狼相争。朝廷在虎狼之争中轰然倒塌!
想通了这一节,不需要太后多说,良弼很是懂得自己此番南下所负的千钧重担,必须让第五镇南下广东消灭同盟会,还不能逼反了龙谦。
良弼自西历6月12日出京。掩行匿迹乘船沿大运河直下镇江,期间没有在山东登岸。自镇江换乘江轮至九江下船,南行至南昌,拜会了江西巡抚吴重喜,不谈第五镇,劈面先打听了广东局势。这是良弼如何与龙谦谈判的前提。良弼最坏的设想就是广东之乱已平,那样调第五镇南下的理由就很不充分了。将第五镇定位于一支效忠龙谦的私人武装后,良弼知道,单纯地以朝廷大义去压第五镇可能会适得其反。
现在的通讯条件就是这样,在水路上得不到任何的消息。良弼问罢,毗邻广东的江西巡抚吴重喜给了他一好一坏两个消息,黄岗及博罗的举事基本平息了,黄岗还有小规模的骚乱,但粤西一带又发生了暴乱,廉州城一度丢失,幸而很快收复了,但暴乱并未平息,暴徒们在钦、廉之间的大山里啸聚,随时有攻击城市的可能。广东以及广西都在抓紧调集军队防范并进剿。
这其实是一个好消息。但良弼不会明言。他觉得就声势而言,钦州、廉州的暴乱比黄岗、博罗严重的多,竟然连廉州也丢失了!良弼不去想这次广东有多少顶顶子连带人头落地,他是关心局势,觉着粤西一带民风强悍,潜在的危险也多的多,按照行前与铁良的计议,广东方面应当以守为主,静待第五镇南下。估计陆军部对广东平叛的方略已经到了广东了吧?思绪收回第五镇,良弼换了话题,向吴抚台了解第五镇在赣西的情况。吴重喜如实回答,龙谦所部军纪尚可,一般的百姓倒是没有什么反对的状子,对于地方上的粮秣需求,也不算过分。但也有些很出格的行为,竟然为了敛财灭了几户豪强,引发了一些麻烦,出于大局的考虑,省里都压下了。
“吴大人做的很好。本官将回奏朝廷,声言吴大人明了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