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膳房酒局。
杜育与祝英台两人正一声不响地坐着呢,见满脸都是凝重神色。
杜育不时地用杯盖拨弄着杯里飘荡着的茶叶。
“杜总管,你倒是说句话啊!”看着杜育不断玩着茶水,祝英台气道。
“我不正在想嘛?”杜育一脸的无辜道。
“那你想出来没有?”
“那有那么容易啊!你也知道郭兄这可是关在天牢里啊,不是别的地方啊!”杜育道。
“那怎么办啊?要不我们劫狱去?”祝英台一本正经道。
“噗!”杜育把刚含进口里的水喷了出来。
“祝兄,可别乱说啊,隔墙有耳。你这不是把你我往火坑里推嘛!天牢都有重兵把守,守卫森严,你以为就凭你我能杀得进去啊!”杜育摸了摸他那吓得怦怦跳的心脏,语重心长地解释道。
“这样不行,那样也不行,那怎么办吧!总不能看着郭兄在牢里受苦吧?对了,你不是什么二十四友之一嘛。有没有这个救人能力的?”祝英台道。
“没用的,他们大部分都没入品,怎么可能有这个能力呢!”杜育叹道。
“那你没有老师或者长辈什么的呢?”祝英台道。
“我老师早就不在了。不过你说到长辈我倒是想起来了我师叔倒是有可能帮上这个忙!”杜育突然灵光一现。
“你师叔是?”祝英台讶道。
“嗯,我师叔,就是当今的吏部尚书王戎。”杜育有点不以为然道。
“啊!王戎大人是你师叔啊!那你怎么还在这御膳房做个小总管呢!还不去找他提拔提拔你!”祝英台大惊道。
王戎,魏晋高门琅琊王氏之人,其父曾是凉州刺史,其祖父是幽州刺史,可以说是数代都是高官,王戎不仅出身好,本人也是聪颖无比,风姿过人,十几岁的时候就与比他大二十多岁阮籍、刘伶等交好,并时常作竹林之游,吟诗作乐,谈武论道,成为“竹林七圣”之一。
竹林七圣之中,王戎最小,所以随着竹林七圣的一个个死去,他现在是竹林七圣惟一在世的一位。因为才干过人,善于清谈、长于品鉴人物,因此被晋武帝擢升为吏部尚书,可以说是门生故吏遍及朝堂内外。
“呵呵……我做我的总管挺好的,才不用找他!”杜育笑道。
原来王戎在竹林七圣中是最热衷当官,最贪图财物的、也最懂明哲保身的一个人,故为其余几人所不耻,后来慢慢的竹林七圣之中的其它几人也不怎么和他来往,导致他们的徒弟也不待见这个师叔。当然他不会将这些都说给祝英台听的,毕竟这个是自己师傅辈的事。
“那这次咱们可得找他啊!不然郭嘉可真就没救了!”祝英台道。
“这个倒是可以试试,为了救郭兄,我就豁出这个面子了。只是我从来没找过师叔,不知道他会不会愿意帮我。”杜育不太确定道。
“不管了,先试试再说吧!”祝英台道,死马当做活马医吧,总比在这空想强。
“好,我去找师叔问问!我帮你这么大的忙,下次有啥进贡的鲜果,你可得给我尝个鲜啊!”
“知道了,快去吧!”
王戎府邸在铜驼大街最繁华的地段,虽然杜育没去过,但是很快就找着了,这处府邸占地真不小,方圆得有个三四亩,青色院墙高高地围着占了小半条街,门口左右两侧放在两尊威风凛凛的大狮子,门梁正上方置“王府”大匾额。
“来人何事?”杜育被拦在了门口。
“这位小哥,还请通传一声尚书大人,有故人弟子求见!”杜育客气道。
守卫道:“尚书门人弟子遍布天下,要求见他的没有一千也有八百。还请告知是哪位故人!”
“你就说是昔日竹林故友弟子!”杜育道。
请稍候!”守卫敲开门,自有人从里面打开门,往里面通传。
不一会功夫,朱红色大门打开了,从里面出来一位身材短小,面容清朗,留着几缕银须的长者,身披棕色锦缎长袍,令人印象最深的是他那双灿灿如电的眼睛,令人不敢直视,只感觉自己似乎要被他看穿,在他面前无所遁形。
只听他朗声道:“哪位是昔日竹林故友之后?”
杜育上前行礼道:“参见尚书大人,正是鄙人!”
王戎那如电般的眼神射到他身上,让杜育感到一丝紧张,不过想到自己是师傅教出来的弟子,怎么能连这点勇气也没有呢!
于是他放眼与王戎对视,王戎见此,微微颔首,在他这如炬的目光下,如果是冒充的,相信早吓跑了,这个应该是故友之后,遂又问道:“你是哪位老友的后人?”
“鄙人的师傅是刘参军!”
“哦!你是刘参军的弟子啊!”王戎笑道。
原来当年刘伶就是被时任建威将军的王戎举荐,在他的手下做的参军,只是后来因为在晋武帝问策朝廷治理的时候,他建言“无为而化”,也就是我们说的无为而治,被晋武帝认为无能,遂罢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