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明玉顿了顿声。正色的道:“昭娘啊。你也不小了。不能老是听故事啊。本状元认为这个习惯不好。很不好。不利于于你的成长发育。所以说。为了帮助你尽快由少年完成向大人的进化。我准备忍痛割爱。不给你讲故事了。”
“呜呜呜……你这叫爱嘛。”杨昭娘愤愤不平的道。
“有一种爱叫做放手。希望你可以懂。”段明玉语重心长的叹了一口气。很是沉痛的道了一声。
“噗嗤。”万艳艳忍不住笑翻了。“好了。昭娘。不要忘记了我们这次前來的真正目的啊。”
“哦。什么目的啊。”杨昭娘犹如好奇宝宝一般问道。敢情是真的给忘得一干二净了。
“算了。指望你还不知道要出啥乱子呢。官人。程知远程大人让我给你带一句话。让你前去衙门一趟。说是有要事相商。”万艳艳白了一眼傻乎乎的杨昭娘。似乎有些佩服程知远的先见之明。让自己跟來了。否则。此事就得无限期延后了。
“哦。既然如此。本公子这就去了。娘子。辛苦你了。在昭娘妹妹陪同的情况下。竟然还能记得正事。真是难得啊。”段明玉说完抖了抖身上的甲叶。迈着读书人特有的八字步。走出了大帐。留下了正在冥思苦想的杨昭娘:“他是不是在损我啊。”
段明玉和王爱卿带着自己的大兵兵一起杀向衙门。七转八转之后。一行人终于來到了衙门大门口。衙门整体看上去还算气派。大门两侧的石狮子虽是死物。却仍散发着丛林之王不可亵渎的气势。样子威猛而凶煞。被漆成朱红色的大门上方挂着用隶书写成的“衙门”二字。刚劲而有力。只是。大白天的竟然连个值班儿的衙役都沒有。里面传出闹轰轰的争吵声。
“尼玛。这是肿么回事儿。”段明玉忍不住骂了一句。
我的个去啊。一群读书人在衙门大堂里吵翻了天。
“哼。某认为程大人的养兵之策不足为取。以儒治国平天下。才是正理。”
“对。兵权过重。我们是不会为大人做事的。”
“对。若是大人不削减兵员。我等就自己上书。去寻段将军。”
奶奶个熊的。要是沒有重兵守护宋州。你们这些读书人能安居乐业的过着小日子。
段明玉气极。“不用找了。本将军已经到了。”
众书生侧目而视。只见一个白银亮甲小将虎步而入。身后几十名亲卫整齐划一的蜂涌紧随。
程知远心道不好。这群书生与段明玉的矛盾直接就拔刀相见了。程老狐狸急忙道:“哎呀。原來是段贤弟到了。请与为兄到后堂一叙。”
段明玉板着一张脸道:“好。程兄请。”
在众人的注视下。两人相继步入后堂。程知远开门见山的道:“段贤弟。不可冲动而为啊。这群读书人。为兄还有大用啊。他们虽说迂腐了些。可如今宋州正缺人手。正是需要他们出力的时候。”
且不说府州一级。就是在县衙。朝廷也会设置知县、县丞、主簿、县尉等四到五名亲民官。小县则仅置一到两员。然而一县之中财赋征敛。狱讼审判、治安教化、灾伤赈济等等。事务繁杂。远非三五行政官员所能。自然需要为数众多的胥吏协助。才能完成朝廷赋予的各项使命。
这些胥吏。主要协理具体政务的押司、手分、录事等。称为吏人;以及供官员驱使的诸如牢子、衙役、市巡等。
但在正额之外。地方官也会根据需要。自行招募一些编外吏役。其中承担书算事务的称为‘贴司’。这些吏役的地位低于‘吏人’。国家不发工资。而是由地方官府自筹。但若‘吏人’有缺额时。可以依序升补为‘吏人’。成为正式国家职员。
偌大宋州。又怎是一个小小县城所能比拟的。所需要的人员更是多了。程知远这才感到万分的为难。
“程兄不必多说。若是为了些许的杂务。就置宋州的安危于不顾。实在舍本逐末之举。在下以为大大的不妥。一群自称文雅的人,拿着笔杆子当枪使,瞄准自己的同聊一顿乱轰,再加上一些所谓的粉丝的无聊助威,就为了掀起了一场场混战,让自己声望更加。不都是出來混的吗?有必要把一片清池整成个污水潭吗?有那时间干吗不干点正事儿?一个个吃饱了撑的.......”段明玉气呼呼的道。对这群人的节操相当之鄙视。
“既然如此。一切但凭贤弟吩咐罢。为兄自然支持你便是了。”程知远捋了捋胡须。淡淡的道。
“嗯。好。”
……
“贤弟。这位是陈州刺使赵犨……他爹。赵洪信是也。”程知远缓缓介绍道。
段明玉看了一眼样貌长得精明干练的赵洪信。拱手道:“原來是赵老爷子。失敬。失敬。”
“岂敢。岂敢。”赵洪信急忙起身还礼。一副受宠若惊的模样。这老爷子狡猾。这是段明玉看到赵洪信之后的第一手印象。原因无他。凭这老爷子教导出了一位刺使儿子。本身又颇有文采。在文人士子之中隐隐有领袖之姿。
偏偏方才众书生吵得热火朝天。不可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