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无敌以为围上来的小船都是巴布尔的军队,他暗自叫苦,立即命令身边的卫兵立即向恒河左岸划去。
结果,那些船并没有进攻何无敌,只是怎么赶也赶不开。上岸后,大明军队将这些小船拦住后,才发现这些船上居然都是小贩。
原来这些小船,都是印度讨生活的普通百姓,他们知道大明军队说话和气,买东西付给大明宝钞。在大明军队这边做生意可以养家糊口。莫卧尔皇帝的军队那边,如果被拿下,连命带货物都没有了。
可以说,正因为大明军队太仁义了,所以这些印度阿三们才不肯离开。既然赶也赶不开,何无敌只好让这些小船靠在自己旁边,不去理会。
何无敌上岸后,看见一个神庙人员拨弄了一下河边上躺着的一具尸体。死者将拖到烧尸坑焚化,烧尸坑紧贴恒河,一堆堆木柴放在在水边。那里排着一具具用彩色花布包裹的尸体。
焚烧一直没停,恶臭扑鼻,如果有点钱,工人们会浇上一勺勺加了香料的油脂。烧尸坑周围很大一片停尸房,全被长年不断的烟火熏得油黑。
火光烟雾约十米处,浮着死牛死猴,它们腔体在外,任由野狗和花豹啃着。
何无敌不由得想:悲哀呀!这个国家越来越落后,怎么都血不会文明。
印度,是一个地理名词,东北部同大明帝国接壤,大明帝国孟加拉地区与印度犬牙交错,东部与大明帝国缅甸为邻,东南部与斯里兰卡隔海相望。东临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海,海岸线长5560公里。大体属热带季风气候,一年分为凉季(10月至翌年3月)、暑季(4月至6月)和雨季(7月至9月)三季。降雨量忽多忽少,分配不均。
公元前2500年至1500年之间,这里创造了印度河文明。公元前1500年左右,原居住在中亚的雅利安人中的一支进入南亚次大陆,征服当地土著,建立了一些奴隶制小国,确立了种姓制度,婆罗门教兴起。
从此,印度就堕入种姓制度与印度教的迷雾之中。公元前4世纪崛起的孔雀王朝统一北印度。中世纪小国林立,印度教兴起,此后就屡次成为中亚游牧民族的奴隶。
恒河用丰沛的河水哺育着两岸的土地,给沿岸人民以舟楫之便和灌溉之利,用肥沃的泥土冲积成辽阔的恒河平原和三角洲,恒河中上游,是印度经济文化最发达,人口最稠密的地区。恒河,印度人尊称它为“圣河“和“印度诸国的母亲“,众多的神话故事和宗教传说构成了恒河两岸独特的风土人情。在印度神话中,恒河原是一位女神,是希马华特(意为雪王)的公主,为滋润大地,解救民众而下凡人间。女神既是雪王之女,家乡就在对门山飘渺的冰雪王国,这与恒河之源-喜马拉雅山脉南坡加姆尔的甘戈特力冰川相呼应,愈加带有神话色彩。
加姆尔在印度语中是“牛嘴“之意,而牛在印度是被视为神灵的,恒河水是从神灵-牛的嘴里吐出来的清泉,于是便被视为圣洁无比了。
莫卧儿王朝皇帝巴贝尔从中亚进入印度,大肆破坏了恒河流域的印度教神庙,极力推行绿教。
在北印度,大多数印度教信徒终生怀有 4 大乐趣:敬仰湿婆神、到恒河洗圣水澡并饮用恒河圣水、结交圣人朋友和居住在瓦拉纳西圣城。
恒河用甘甜的**哺育着两岸人民,加上他们虔诚的宗教信仰,被视为“圣河“,将恒河看做是女神的化身,虔诚地敬仰恒河。据说是起源于一个传说故事。古时候,恒河水流湍急、汹涌澎湃,经常泛滥成灾,毁灭良田,残害生灵,有个国王为了洗刷先辈的罪孽,请求天上的女神帮助驯服恒河,为人类造福。湿婆神来到喜马拉雅山下,散开头发,让汹涌的河水从自己头上缓缓流过,灌溉两岸的田野,两岸的居民得以安居乐业。从此,印度教便将恒河奉若神明,敬奉湿婆神和洗圣水澡成为印度教徒的两大宗教活动。
何无敌望了望恒河圣城瓦拉纳西,看着城内那些愚蠢肮脏的印度人,心想:这样一个民族,也只配作为大明的帝国高等人的奴隶了。
莫卧尔皇帝巴布尔在等,何无敌也在等。明军在恒河边汇集了三十五万大军,其中明军有骑兵十五万,战象一千头,炮兵一万,火枪兵两万。其余是十七万仆从军,除此之外,印度大地上还有五万明军,以及不断申请加入大明仆从军的印度土王军队。
莫卧尔皇帝巴布尔感到焦虑,他不想急着与何无敌开战,因为他觉得与明军对战并没有取胜的把握,可是随着何无敌的大军越聚越多,他也不得不主动对明军发起了进攻。
莫卧尔皇帝有九十万大军,但是无论在政治制度,和战斗力上,他的军队都无法和大明帝国的军人相比。
巴布尔皇帝以七万人为先锋向何无敌的大军发起了攻击,排在第一线的是两千头战象。
驾驭战象的都是印度土著,巴布尔想用战争来消耗印度土王们的实力。
两千头大象踏地的声音震得大地开始颤抖起来,何无敌将军也觉得恒河圣城瓦拉纳西整个城市和自己的军营都在摇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