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番外战舰简介33
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后不久,萤火虫号从地中海舰队(Mediterranean Fleet)调到不列颠群岛为海运护航。
1940年3月,萤火虫号调到本土舰队(Home Fleet),并赶上了挪威战役。4月8日,萤火虫号与在入侵挪威的威悉河演习行动中运送登陆部队的铁十字驱逐舰遭遇,铁十字驱逐舰试图脱离接触并向希佩尔海军上将号重巡洋舰求援。
在海战中,萤火虫号被重创,但仍努力向铁十字舰发射鱼雷。最终两艘舰船相撞,萤火虫号的舰艏折断,不久后爆炸沉没。
性能数据
萤火虫号驱逐舰(英语:HMS Glowworm,H92)是皇家海军的一艘G级驱逐舰。标准排水量1370吨,满载排水量1913吨。
全舰长98.5米,宽10.1米,吃水3.8米。舰上安装有2台帕尔森蒸汽轮机和3台水管式锅炉,双轴推进,最大推进功率34000马力,最高航速36节。15节航速时最大航程达5530海里。
武器装备
4门单管120毫米口径Mk.IX(Mk.XVII型炮座)火炮,2部4联装13毫米口径防空机枪。
萤火虫安装的是五联装的PR Mk.I型鱼雷发射管与其他同级舰四联装Mk.VIII型鱼雷发射管不同。深弹武器则备弹20枚,分别配备给1部深弹滑轨和2部投放装置。
服役事件
根据1933年建造计划,1934年3月5日,萤火虫号被订购到汉普郡伍尔斯顿(Woolston,Hampshire)的约翰·艾萨克·桑尼克罗夫特公司(JohnI.ThornycroftandCompany)造船厂。
于1934年8月15日开工,1935年7月22日下水,1936年1月22日完工。
除政府提供的武器装备等设备外共耗费248785英镑。入役后,萤火虫号被分配到地中海舰队第1驱逐舰支队(1stDestroyer)。
在西班牙内战期间,萤火虫号巡逻西班牙水域以执行不干预委员会(Non-InterventionCommittee)的命令,直到1937年5月27日至6月8日在朴次茅斯整修。
短暂整修结束后,萤火虫号返回地中海舰队第1驱逐舰支队。1938年6月7日至7月25日,萤火虫号返回朴次茅斯大修,并在1938年9月慕尼黑危机期间为马耳他到亚历山大的远洋班轮斯特拉斯内弗号(SSStrathnaver)护航。
这月晚些时候,萤火虫号为远航亚丁的轻巡洋舰林仙号轻巡洋舰(HMSArethusa)护航。
在1939年5月16日的夜间演习中,萤火虫号与其姊妹舰榴弹号(HMSGrenade)相撞,被迫到亚历山大临时修理。5月23日至6月24日,萤火虫号在马耳他日常维修。
第二次世界大战于1939年9月开始时,萤火虫号正在亚历山大。10月,支队转隶西部水道司令部 Western Approaches Command,萤火虫号与姊妹舰豪侠号(HMSGallant)、格拉夫顿号(HMSGrafton)和灰猎犬号(HMSgreyhound)于10月19日驶向皇家本土。
舰队于10月22日到达朴次茅斯。萤火虫号承担起为运输船队护航和反潜的任务,直到11月12日转属基地在哈里其(Harwich)的第22驱逐舰支队(22ndDestroyerflotilla),任务是北海的巡逻和护航。1940年2月22日,萤火虫号在外锚地(OuterDowsing)锚泊时,在雾中被瑞典船雷克斯号(Rex)碰撞,受到严重的结构性损坏,因此在赫尔河畔金斯顿的一处商业船坞维修到3月下旬。维修完成后,萤火虫号被调回已属于本土舰队的第1驱逐舰支队,并于3月20日在斯卡帕湾基地重新加入支队。
最后一战
1940年4月8日上午8:00前,萤火虫号在归队途中,于大雾中与铁十字驱逐舰贝恩德·冯·阿尔尼姆号(Z11BerndvonArnim)和汉斯·卢德曼号(Z18HansLüdemann)号遭遇。
这些驱逐舰属于由重巡洋舰希佩尔海军上将号率领的铁十字海军分队,正在运输前往特隆赫姆的登陆部队,这是入侵挪威行动(威悉河演习行动)的一部分。
萤火虫号开火,铁十字驱逐舰试图脱离接触并发出求援信号。希佩尔海军上将号很快响应,并于09:50发现了萤火虫号。
起初,希佩尔海军上将号难以分辨萤火虫号与贝恩德·冯·阿尔尼姆号,但8分钟后,希佩尔海军上将号在8400米(9200码)距离上用口径203毫米(8英寸)的主炮开火。萤火虫号被希佩尔海军上将号的第四次齐射命中,并开始施放烟幕。
萤火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