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百年歌之五代> 第451章 成德往事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51章 成德往事二(1 / 2)

"九月二十八日,李愬准备攻打吴房县。诸将都说:“今天是不利前往的往亡日啊。”李愬说:“我们兵马为数较少,正面作战,兵力不够用的,适于采取出其不意的行动。敌人因今天是往亡日便不会戒备我们,这正是可以进击的时候。”便执意率军前往,大军攻克了吴房外城,并斩首一千余级。

剩下来的吴房兵马防守内城,不敢出战,李愬率兵马撤回,以便诱使吴房兵马出动,淮西将领孙献忠果然率领骁骑五百人追击。

朝廷军将们惊惶失措,准备逃走,危机之际,李愬立即跳下马来,靠在胡床上,大声下令说:“有胆敢退却的,一概斩杀!”

在李愬的督导之下,官军们回军尽力作战,拼死杀敌,直到敌将孙献忠阵亡之后,淮西兵马这才撤退。

有人劝说李愬乘胜攻打吴房的内城,一定能攻克。李愬说:“这不是我的计策。”便率军回营。

李愬先后出兵攻取蔡州以西和西北的文城栅、马鞍山、路口栅、嵖岈山、冶炉城和西平等据点,与北线郾城一带的唐军兵势相接,连成一气。他还遣将攻克蔡州以南和西南的白狗、汶港和楚城诸城栅,切断了蔡州与申、光二州的联系。其主力进驻距蔡州仅六十五里的文城栅,建立了接近蔡州的奇袭基地。

九月,李祐见奇袭的条件已经成熟,向李愬进言说,淮西精兵都在洄曲和边境,守卫蔡州的全是老弱,可以乘虚直捣其城,出其不意,一举擒吴元济,李愬深以为然,派人将奇袭计划密呈裴度,裴度十分赞赏,其同意出兵。

十月初十,李愬利用风雪交加,叛军放松警戒,利于奇袭的天气,命史旻留镇文城,命李祐等率训练有素的敢死队三千人为前锋,自己与监军将三千人为中军,命李进城率三千人殿后。

军队的行动十分秘密,除个别将领外,全军上下均不知行军的目的地和部队的任务。

李愬只下令说向东,东行三十里后,唐军在夜间抵达张柴村,乘守军不备,全歼包括负责烽燧报警士卒在内的守军,待全军稍事休整和进食后,李愬留五百人守城栅,防备朗山方向之敌,另以五百人切断通往洄曲和其他方向的桥梁,并下令全军立即开拔。诸将问军队开往何处,李愬才宣布说,入蔡州直取吴元济。诸将闻说皆大惊失色,但军令如山,众将只得率部向东南方向急进。此时夜深天寒,风雪大作,旌旗为之破裂,人马冻死者相望于道。

张柴村以东的道路,唐军无人认识,人人自以为必死无疑,但众人都畏惧李愬,无人敢于违令。

夜半,雪愈下愈大,唐军强行军三十五里,终于抵达蔡州。

近城处有鸡鸭池,李愬令士卒击鸡鸭以掩盖行军声,自从吴少诚抗拒朝命,唐军已有三十余年未到蔡州城下,所以蔡州人毫无戒备,未发现唐军的行动。

四更时,李愬军到达蔡州城下,守城者仍未发觉,李祐、李忠义在城墙上掘土为坎,身先士卒,登上外城城头,杀死熟睡中的守门士卒,只留下巡夜者,让他们照常击柝报更,以免惊动敌人。

李祐等既已得手,便打开城门,迎纳大唐军,接着,又依计袭取内城。

鸡鸣时分,雪渐渐停止,李愬大军已经进至吴元济外宅。

这时城内才有人觉察情形有异,急告吴元济说,官军来了,吴元济高卧未起,笑着回答说,俘囚作乱,天亮后当杀尽这些家伙。接着,又有人报告说,城已陷。元济仍漫不经心地说,这一定是洄曲守军的子弟向我索求寒衣。

起床后,吴元济听到唐军传令,响应者近万人,才有惧意,率左右登牙城抗拒。

李愬入城后,一面派人进攻牙城,一面厚抚董重质的家属,遣其子前往招降。

董重质单骑至李愬军前投降,吴元济丧失了洄曲守军回援的希望。

十二日,唐军再次攻打牙城,蔡州百姓争先恐后地负柴草助唐军焚烧牙城南门。

黄昏时分,城门坏,吴元济投降。

申、光二州及诸镇兵两万余人亦相继降唐,淮西遂平。

十一月,吴元济被斩于长安,至此,唐朝统一的局面暂时有所加强。

就是这个吴元济,王承宗此刻觉得其很可靠,决定和其站在一起,这立即触痛了唐宪宗的痛处。

元和十一年,王承宗勾结吴元济,宪宗发六道兵,以十万兵力进行讨伐,两年无功,宪宗被迫罢兵。田弘正奉诏讨伐王承宗,元和十二年,田弘正在南宫大败王承宗,王承宗势蹙请降,朝廷也因为久战乏力,便仍任命他为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吏部尚书、镇州大都督府长史、御史大夫,成德军节度使、镇冀深赵观察使。让华州刺史郑权为德州刺史,横海军节度使、德棣沧景观察等使。

元和十三年,朝廷平定淮西吴元济,王承宗迫于形势,献地谢罪。

王承宗请在成德军四州,每州置录事参军一员、判司三员,每县令一员、主簿一员,吏补授皆听朝廷旨意。

王承宗服软了,朝廷征讨淮西叛乱也是元气损伤不小,于是也就再次顺水推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