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呀!”躺在香汤沐浴之中的韩匡,忍不住舒服地呻吟起来,美人柔弱无骨的手指在自己的光裸的身体上划过,让韩匡不由地心猿意马起来,手指滑过的皮肤之上产生了一丝莫名的战栗。
披上新衣服的韩匡,被两位美人搀扶着来到了书案前面,书案上已经准备好了文房四宝,狼毫笔已经饱蘸了墨汁,正等着韩匡过来下笔呢。
韩匡苦笑了下,然后缓缓坐了下来,他抬头看着屋顶半晌,然后长叹了一口气,提笔援墨,在信笺上落下了第一个字,用了两柱香的功夫,这封艰涩的呈报才最终写完,韩匡看了看,摇了摇头,然后大声地喊道,“来人呐。”
“大人有何吩咐?”门应声打开,外面走进来一个校尉,躬身向韩匡问道。
“我有一方玺印在住所处,劳烦告知你家大人取来,没有这个玺印,我这亲笔信也就没有太大的信服力。”韩匡低声说道。
“在下立即回禀我家大人,为您速速取来,请稍候。”那名校尉立即答应道,然后便退了下去。
门闭上了,韩匡也闭上了眼,自己写完这个奏报,以后该如何给自己的义父解释呢?韩匡想想就觉得头痛,他摇了摇头,不再想了,当下能活着,才是自己所需要的。
天亮了,韩匡走了出去,手里拿着那份呈报,林辛正率着几名护卫站在暗房外等候,“韩大人,您写完了?”林辛不禁搓了搓手,有些兴奋地说道。
“幸不辱命,请大人察看。”韩匡点了点头,将手中的呈报递了上去,然后退了回去,站着等候着。
“啧啧,果然是一篇锦绣文章啊,”林辛匆匆扫视了一眼,点了点头,高兴地称赞道,他将呈报仔细地收到怀中,然后又点了点头,大声吩咐道,“将韩大人带到后院的花园之内,好生款待,咱们大人还要见见韩大人呢,为河中府出力的人,咱们河中府也必然不会亏待其的。”林辛看着韩匡,嘿嘿笑道。
“为河中府出力,”韩匡暗自咀嚼着这句话,他可是为朝廷效力的,几时成了为河中府效力的了呢?韩匡深深叹了口气,这如今也已经成了实事,自己就算反驳也没有意义,他低下头,弯下腰然后拱了拱手,便跟着校尉们向着后院走去了。
长安城内,大明宫政事堂内田令孜拿起了刚送到的呈报,这是河中府方面送来的,蒲城驿站方面将其送到了四方所,四方所看到了这上面的特殊标记,没有敢拆封便直接送到了大明宫政事堂内。
“韩匡来呈报了,”田令孜暗自说道,这些日子一直没有收到韩匡的消息,自己有些发急了,他打开了呈报,看了几眼,然后就皱起了眉头,“嗯?”这封呈报上说的事情,让田令孜的心揪了起来。
韩匡在上面向其汇报了一件事情,那就是解县和安邑之间的盐池状况,上面写道,自广明元年至今,黄河泛滥三次,每次河道都有向北迁移,使得原来盐池大片成为了沼泽,淤泥填堵了盐池,而河中府为了稳定军心,使得其他藩镇不敢小瞧河中,只能加紧深挖盐池,人工增加产盐量,竭泽而渔,使得现在的盐池几近枯竭,这件事情河中府一直没有上报,使得朝廷一直以为河中府内的盐池依然是一本丰利,韩匡此番冒死探出此事情真相,自身也中了刀伤,怕是有暴露的危险。
“没想到河中府竟然还瞒着朝廷这么大的事情,难怪上次使者去河中府宣读诏书,那王重荣也没有太过激的反应。”田令孜慢慢地卷起了呈报,若有所思地说道。
“不行,这件事情太大,咱要赶紧去跟皇帝说去。”田令孜想了想,赶紧起身,向着大明宫内走去。
大明宫内,唐帝正在内宫之中,其正在与几名宰辅谈论着治国良方,自从再次回到长安之后,其就决定效仿先贤君王,亲近朝臣,希望能够将奄奄一息的大唐帝国的命运拯救出泥潭,唐太宗、唐玄宗时期的君臣际会,让唐帝往往神往不已,因此其更加重视对文臣的亲近,但文臣们自从甘露寺之变后,天然地对宦官敌对,使得这些文臣在与君王谈论治国要道之时,不由自主地会暗示君王,要亲贤臣,远小人,至于小人嘛,以唐帝的才情,肯定也是能揣摩出来的。
“陛下,中尉大人求见。”门口的小黄门进门后,跪下轻声传报道。
唐帝不由地皱了皱眉头,他想了想,然后平和地说道,“快快有请田大人。”
田令孜随着小黄门进入了内殿,大明宫的内殿自己是有权利进入的,但是随着皇帝的年岁增加,田令孜慢慢地发现,唐帝和以前不同了,自己已经不能够像之前那样,和皇帝保持那种亲如父子的关系了,权力让皇帝变得成熟,也变得更加冷漠和功利,田令孜只能收敛锋芒,处处随着皇帝意思,但私下里他却更加加紧了权力争夺,让各个养子派往京都附近的藩镇去担任节度使,只要朝外有人,自己又把控朝中的禁军,想来保命是肯定没有问题的,田令孜急匆匆地走到了殿门口,然后定住了脚步。
田令孜整理了下衣冠,然后放缓脚步,弯着腰,躬身走进了大殿,一见到唐帝,便非常麻利的跪拜倒地,他表现出一种极其柔顺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