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的发展,交趾,勸州等临海州郡的财富也逐渐聚集起来,以往西南不毛之地变得开始重要起来。
和平年代,如果单纯搞经济建设,五管的区域划分还是可以的,但是随着西北部南诏政权的崛起、扩张,这片区域的势力平衡被彻底打破了。
以前五管归广州的管理模式凸现出了巨大的弊端,像上次安南被侵犯,理论上这事应该属于岭南道管理。首先安南要上报岭南节度使军府,岭南节度使军府发兵救援,如果搞不定又要向上面中央汇报,请求发兵支援。
这里面就有很大的问题,首先岭南道东西直线距离两千多里,从安南到广州中间的距离太长,中间又隔着峻岭江河,一来回数月太耽误事,其次战事一起岭南五府震动,离安南远的广州、容州、桂州兵力众多,但翻山越岭救援机动性太差,而直接跟南诏接触的安南和邕州因为是五府级别,行政级别跟不上,驻军,财政也转不开,导致形成了自身不强,求援困难的局面。
那怎么打破这个局面呢?蔡京的方案是把岭南从中分开,分为东西两道,岭南东道治所为广州,包括以前的广州全部、桂州、容州大部分,就积极安心搞你们的经济建设,让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经济建设搞上去才能援助西部大开发嘛。
岭南西道治所在邕州,包括以前邕管经略府所有地界,加上安南全部、原属桂管和容管新划分过来的四州。岭南西道成立的目的就是要积极募兵,实行军事化管理,争取打造一个强大的西南军事蕃镇,以对抗南诏进犯。
原岭南节度使行政级别、待遇不变,管辖区域减半,改为岭南东道节度使,新产生的岭南西道节度使职缺,就由蔡京同志担任吧,这哥们儿也真是牛人,没有职位,创造职位也能上爬。
朝廷的旨意下达后,岭南轰动了,最主要是容管、桂管新被划出去的象、龚、岩、藤四州,突然被划到岭南西道,脱离原来隶属的地区和行政,官吏们的关系网断了,需要重新经营,下面的老百姓也不适应,本来两州紧邻的亲戚,转眼变成两道了,走动还需要办理关凭,也太不方便了。
总的来说岭南道的划分是时代的需要,虽然会产生各种不适,但分治的趋势无法阻挡。
只是第一任的节度使蔡京同志对局面的把控能力,有点让朝廷失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