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霄朝末年,宦官、外戚相继为乱,吏治腐败之余,更遇连年天灾,民间怨望已达鼎沸。各路豪强趁势揭竿,一时间烽烟四起,叛乱不绝。
朝廷之中,大霄皇族宗室历经数十年的变乱、屠戮早已衰微、人心尽失,对蜂拥而起的群雄更是无力节制,大霄天下面临着分崩离析的境况。
当此危难关头,晋原郡太守刘义臻举义兵,于齐平八年(大霄一百六十三年)突入京城恒阳,诛杀作乱的宦官外戚,自领“大将军”整合力量讨伐各路奸雄。
齐平十五年,刘义臻荡平天下,帝嘉其功,敕为“丞相兼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封“盛国公”,翌年进“盛王”。
三年后,刘义臻受禅称帝,国号“大盛”,改元“承平”,是为“高祖翊武皇帝”。刘义臻在位期间,轻徭薄赋与民休息,民生、国力得以改善;同时大力整顿吏治,设置“御史监察院”监督百官,由“三公”之一的御史大夫直接向皇帝负责,一时之间官场风气大为改观。
御史监察院,分上、下两院。上院称“监察御史”,负责监督京中百官言行,弹劾不法之徒;下院称“巡察御史”,负责巡视诸郡县,考察地方官员。由于参本能够直达天听,两院御史人选也便视为皇帝心腹,令饱学之士趋之若鹜。
大盛朝的建立,除了刘义臻能够审时度势、知人善任外,还有三支重要的势力在其背后支持着他。
第一支势力便是“晋原旧部”。这些人是跟随刘氏征战天下、立下赫赫战功的军功勋略,代表人物有骠骑将军张云远、大司马李元疾等。这些军功勋略在大盛建立之后便迅速淡出了政治舞台,对于后世的影响并不深远。
第二支势力称为“前霄故旧”或者“清流派”。这些人曾是大霄朝的高官贵胄,因为得罪当权的宦官或外戚而倍受打压;而由于他们清廉正直、不与权奸同流合污,官声极好,故世称“清流”。刘义臻初掌权柄时,便是大力拔擢、任用“清流派”,使得他能够迅速稳定朝中局势,在京城中站稳脚跟。代表人物有丞相萧子康、太尉杨彦坡、司农钟不移等,在大霄末期、大盛初期有着极为强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不过在刘义臻的继任者不断打压之下,权柄逐渐下移给第三支势力。
这第三支势力称为“京晋望族”。刘义臻发迹自晋原郡,称帝之后便将晋原城设为“北都”,与“中畿”恒阳、“南都”临邺、“西京”咸安、“东京”淳封并称“五都”。“京晋望族”指的就是京城恒阳与晋原郡周边的世家望族,这些家族有的累世专研经学,有的财力丰厚,在霄末的乱世中看准时机投资刘氏,为刘氏夺取天下提供了大力的人力、物力、财力,可以说是未他们在大盛朝的崛起打下了坚厚的基础。
这其中的代表有恒阳秦氏、东郭氏,赵氏,晋原白氏、崔氏、周氏等等大大小小十几个家族,他们在刘义臻之后的大盛朝获得了极大的权势,成为天下大局的弄潮儿。
本书主人公秦骧便出自恒阳秦氏。其父秦懿在大霄末年时以“京兆贤达”的身份上书皇帝弹劾祸国权奸,为“清流派”所称颂,却被权奸所忌惮。不过慑于其家族影响力,当权者只给了他一个“太学祭酒”的闲职,而没有对其下手。
刘义臻入京后,重用被外戚、权宦忌惮的“清流派”,秦懿以“清流派”和“京晋望族”的双重身份为刘义臻所重视,拔擢为“三公”之一的御史大夫。大霄朝时,御史大夫职权是“为丞相副,监察宗室诸王事”;刘义臻痛恨于霄末官场的腐败,命秦懿主理设立“御史监察院”,监察百官言行。
秦懿刚直清正,在任期间大力整肃吏治,使得大盛初期的官场风气焕然一新;然而正因其耿直不阿的性格,得罪了不少人,其中也包括“清流派”和“京晋望族”。
承平二十一年,正代皇帝巡视天下的太子刘彦锋突然勾结骁骑将军崔文和于江东郡举兵谋反,事败自杀,此时本与秦懿牵扯不到什么关系,但他的政敌们却苦心孤诣地利用这个机会,不断密告皇帝——秦懿也参与了谋反。
正当此时,秦懿得到密报,说太子谋反之事是中了小人奸计,刘彦锋为自保不得不起兵。秦懿将此事奏报给皇帝,但正在气头上的皇帝却由此认为他也是太子逆党,将其夺职下狱,秦懿一家也遭受牵连身陷囹圄。
由于秦懿在“清流派”和“京晋望族”中仍有不少支持者,他们不断上书力保,盛怒之后的皇帝冷静思考后也觉得秦懿不可能是逆党,但他还是不愿意释放秦懿一家,想藉此震慑一下京中的名门望族。
然而出生经学世家的秦懿自幼接受严格的礼教教育,“刑不上大夫”的观念已经深入骨髓,怀着“宁死不受狱吏之辱”的心情,他竟然选择了在狱中自尽!他行为却被皇帝视为“畏罪自杀”,在污名未雪的情况下,秦懿的家人以“逆党同谋”的罪名被施以“流刑”,发配南方荒凉之地——南象郡。
承平二十三年二月,已经垂垂老朽的刘义臻临终前册立晋王刘彦钊为储君,并于同年六月驾崩;刘彦钊即为“太宗孝文皇帝”,次年改元“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