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街头,望着大街小巷高挂着的各色灯笼,顾晓生有些疑惑地挑了挑眉。
虽然这里的确比他之前到达的那个小镇繁华了许多,但也还是属于比较偏僻的地方,看周围的建筑较为普通平凡,想必这里的生活也不过一般般罢了。
但是,怎么大街小巷都挂了不少灯笼?难道这里的人那么有情调?
想到这里,看到街边有几个小摊档在卖灯笼,不由得疑惑地走了上前。
“哎,这位公子,想要来点儿灯笼吗?”老板是个估计只有十多岁的小伙子,但满脸没刮的络腮胡子,看着比顾晓生还大。
他一看到走过来的顾晓生,连忙笑呵呵地招手道。
“大街小巷都是灯笼啊,真是有情趣……”顾晓生随手动了几下摊档上的灯笼,随口道。
“哎,咱们这里穷,挂这么点儿灯笼看着就寒酸啊!”老板狂吐酸水道,“要是在咸阳城还有其他大城池,就今天这日子,肯定办花灯节。”
“日子?”顾晓生顿时挑了挑眉,目光一凝,好奇地投向了这老板。
老板挠了挠头,嘿嘿笑道:“对啊,今天是一年一度中秋佳节嘛,团圆之夜,咱们这里能挂灯笼,已经算好运气了,本来不准挂的。”
说到最后,他有些神经兮兮地扫了扫周围,压低了嗓音。
“哦?为什么不准挂?”顾晓生顺势问道,脸上不动声色。
他心中吐了口气,原来是中秋节,难怪到处都是灯笼……
老板谨慎地瞄了瞄,看到没什么人靠过来,便凑过来鬼鬼祟祟地低声道:“这位公子,我见你才说的。听说啊,今天咱们守城的几百将士集结出去抓通缉要犯,但是却迟迟不归。蒙将军亲自带兵出去搜寻,结果发现他们全军覆没了。”
说到这里,他再度瞄了几眼络绎不绝的行人,这才放心地继续说下去:“你说啊,这么可怕的事情发生了,那些将士还有什么心情过中秋佳节。
听说一开始还不准城内添灯挂彩,但蒙将军体恤民情,免得将这些消息透露出来让百姓惶惶不安,为了让我们有一个平静的节日可以过,这才吩咐挂上彩灯。”
顾晓生顿时挑起了眉梢,侧目道:“那么,你为什么这么清楚?”
“嘿嘿……”老板得瑟地勾了勾唇,“我有一个兄弟在当兵,午时沐休的时候偷偷告诉我的。幸好他刚刚参军,捉拿要犯这种事情还没轮得到他,不然的话,那就惨了……”
原来是关系户!
顾晓生笑了笑,顺手拿起一个大红色的灯笼,上方写了一个小篆的“团”字。
因为穿梭来到了这里,系统的作用之下,他自然能够对小篆进行书写辨认。
“原来是这样。既然今天是中秋佳节,那我就买了这个灯笼吧!”
“好嘞!”老板高兴地扬眉一笑。
随即,他脸色一僵,有些为难地盯着顾晓生掏出来的一些碎银子,“这位公子,您难道没有半两钱吗?这么多恐怕我找不出来。”
半两钱,不是俗称的半两银子,而是秦国统一六国之后,特意制定的下币,是最早的圆形方孔的货币。
而顾晓生根本不会有半两钱,所以这些碎银子,已经是他最零散的钱财了。
于是,他只好耸了耸肩,把灯笼拿在手上,直接转身走人,丢下一句话来:“那就算了吧,当是买了你所说的消息了,让我涨了不少见识。”
老板讷讷地盯着顾晓生的背影,随后掂了掂手掌上的碎银子,顿时咧开了嘴巴,眼角鱼尾纹都皱在了一起。
今天真是个好日子啊!
不但兄弟没有被召集出去抓犯人,保住了一条小命,而他也只不过是说了些八卦,结果就赚到了以前一个多月才能赚到的钱。
老板没有想到,顾晓生看着衣着普通,比他似乎好不了多少,却出手这么大方。
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大隐隐于市吗?!
顾晓生悠哉游哉地提着红通通的大灯笼,继续走在大街上。
如今天色已近黄昏,很快便夕阳西下,迎来一片艳彩。
他打算先找个地方安顿下来,然后再慢慢打算,明天继续赶路。
顾晓生走着走着,走过了喧闹之处,行人逐渐稀少,田地与茅屋开始映入眼帘。
他忽然眉梢一挑,黑眸中掠过一丝冷意。
只见几个半大点儿的小毛孩,聚在一起,笑嘻嘻地玩闹着。
如果是一般的嬉戏,属于童真的欢乐,也没什么。
让顾晓生在意并且不满的是,这几个小毛孩,竟然用弹弓飞射小石头,想要捉弄不远处一间破茅屋前,正在院子里静坐的一个老太太。
那个老太太,满头银发在微风飞舞,衣服破旧朴素,脸上遍布风霜,看着比以前七八十岁的老人还要老上几分。
但秦代的人普遍寿命不长,人老得快,估计她最多四十来岁。
看她这么孱弱瘦小的身子,哪能够经受得住这几个小毛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