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枪队扩充兵力之后,又训练了一个月,李默就接到了正式任命,他成为这支火枪队的督领——临时委派的最高首长。
火枪队的队长也由李文喜变成了芝麻胡。
芝麻胡真名叫胡志庸,出身大户人家,早年间游学在洛阳,因忿杀人,潜逃至宁州藏匿,以贩卖南方芝麻糊为生,得名芝麻胡。自上次亲眼见识火枪队全歼刘立达后,芝麻胡便申请调入火枪队,这个人的心里藏着一头固执的痴魔,一旦认准某件事值得去做,便全力以赴,力争做到最好。加入火枪队后,他从辅兵做起,经过日夜刻苦的训练,现今他不仅枪法上能和李默较量一番,在战术指挥上也颇得李默的真传。
李默看中了他的潜力,看好他的未来,力排众议,予以重任。
火枪队已经成长起来,总教头李造轩的任务圆满完成,武备学堂连番催促他回宁州,不得已李造轩只得向李默辞行,虽然不舍,但这是上面的命令,李默也无可奈何。
分别之际,难舍难分,火枪队能有今天,李造轩是立下汗马功劳的,他和李默的交情也远远超过一般的同袍之情,战友之谊。
李造轩道:“上面推广火器的决心非常大,你这只是一块试验田。我们此番回武备学堂,就是要总结经验,深化理论,培养学生,为将来全面推广打基础。默之兄,这个机遇,应当把握住啊。”
李默道:“造轩,我不是一个擅于煽情的人,你我的情谊在这摆着,将来有什么需要尽管开口,我自然竭尽所能,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共同求索砥砺。”
李默一直把李造轩送到城外十里亭才回,顺道去西城转了转。西城营建已经颇具规模,满眼都是兴旺的景象,与老城的破败没落形成鲜明对比,板结的绛县土著势力被彻底击碎了,城市化正以超出李默预想的速度在加快推进。
城局取代县衙成为这座城的主宰,这个颇具现代化色彩的机构比县衙更专业,更有效率。缪锦林得知李默来了,就从新县衙工地赶了过来,缪锦林抱怨道:“整个县都被搬进了城里,绛县的乡村已经空了,我这个县丞也成了摆设。”
李默道:“城局管日常的,大方向还要你来掌舵,最近总社那边有什么消息吗?”
缪锦林道:“你说奇怪不奇怪,总社那边最近一直很安静,似乎把咱们给忘记了。”
李默道:“这就是机遇期,要抓住。留给我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等他们回过神来,大举进入的时候,就没我们什么事了,你也要跟那些商家说明白,错过这村就没这店了。”
又问水泥厂的进展,缪锦林道:“汪家已经派人进驻,恐怕要三年之后才能见到效益。”李默道:“三年之后,你我还会在这吗。”缪锦林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浮萍哪有根。”
李默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雁过留声,人过留名,总要留下自己的一点印记吧。”
缪锦林道:“还有一事,请县尊大人示下,制造局现在亟需资金,我游说了好几处,他们都不愿意投资,说看不清楚将来,不愿盲目。”
李默道:“制造局将来是肯定赚钱的,他们不肯投资,是担心将来被黑,这个我又能说什么呢,我不过是一个流水的兵,给不了别人太多的承诺。算了,这钱我来垫付。”
经过李默的争取,制造局现在储备了一个小项目,为军队配套制造随身水壶,需要一笔启动资金,缪锦林四处化缘,却没人肯投资,主要是制造局性质不明,商家担心投资打了水漂。
这种事李默再怎么解释,终是无用,所以只能自己掏腰包先垫付,一是为解燃眉之急,二来他也不惧谁敢黑他的钱。
李默本想去水泥厂工地看看,想想还是作罢,这一块牵扯太多的事,少沾为妙。
回到火枪队驻地,胡志庸正在组织操练,新征召的火枪队员和原来的老队员混合编组,这样可以极大提高训练效率。
火枪队从长陵营独立出来以后,人数扩充至一千二百六十人人,其中火枪队一级射手一百二十人,二级射手两百四十人,三级射手(辅兵)四百八十人,另有专业辎重候补兵马若干。
李默执行了将火枪队扩编的命令,但不是扩编一倍,而是三四倍。
火枪队的巨大耗费很快就引起了上面的注意,宁是勤的使者来了,宁是谨的使者来了,宁是敬的使者也来了,然后李默就接到了远征鹅湖城的命令。
三位特使都没有指责李默违抗军令的事,违抗军令的性质很严重,但好在那道军令并不严谨,用徐文胜的话讲就是“留有打擦边球的余地”。
不责怪那就是默认,默认火枪队扩充的事实,默认李默违令的事实。但另一方面,上面又希望得到一个纵容李默的理由。
所以打发他去打鹅湖城,给他一个证明自己和火枪队价值的机会。
李默派人把文芫叫来,道:“天气渐渐凉了,你回去一趟,让夫人把我的冬衣送来。”
文芫靠在门框上,一脸幽怨地说道:“你想支开我,直说便是,一连半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