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早已经遍布全世界,同样的,观众对于“happy”这张单曲的支持也是可以预料的,人气就代表关注。读零零小说李东来的实力已经毋庸置疑,但他在音乐上的成就却仅限于一张专辑,第二张专辑将是奠定他是否在音乐这条道上继续往前大踏步走。
还是就此中止,停止在玩票性质上。
现在看来,他将继续称霸歌坛一段时间。
天亮了,网络上视频点击率也在飞速飙升。全美各大商场上唱片销售点,也出现了排长队迹象,而且这长队还在逐渐增多的趋势。
越来越多的媒体,开始对李东来这首新单曲做出评价。
李东来消失在歌坛近两年,原本只是认为他在玩票,却又突如其来用这样一首歌曲,震撼回归。
他用他晶莹剔透的嗓音,以游刃有余的驾驭方式将歌曲完美地演绎了出来。在李东来的演唱之中,每一个词汇的运用、每一个曲调的运转、每一个乐符的跳跃,都是信手拈来,那浑然天成的轻松自由在不经意之间就营造了出来,自由的氛围和快乐的感情融合在一起,仅仅在他的演绎之中都暴露无遗。
当然,依旧有许多乐评人,认为“happy”没有“信仰”好。只不过李东来的个人名字更高了而已。
但毫无疑问,happy这首歌算是正式确定了李东来的音乐风格,他不在是个玩票人。他是个跨界者。是一个真正的音乐人。
从第一首歌曲开始,他就一直在进行自我突破。
最开始的“my-love”开始。到“higher”、“lonely”、“trouble-maker”等冠军单曲,李东来都在突破自己。从一个入行者玩票性质,渐渐融入音乐中,让观众感觉你不是在玩票。
让观众欣赏他的音乐。
然后李东来开始不满足与这些,他开始进行自我创作,果不其然,一曲“信仰”的惊艳登场,让所有歌曲都黯淡失色。那是当时最红的歌曲,称霸同期。
就在人们以为他要在音乐圈继续扩大影响力的时候,李东来却又返回了电影圈,却依然做出了令人侧目的成绩。
娱乐没有圈,娱乐不分家。
好莱坞就是好莱坞,无论音乐还是电影电视,都是好莱坞。
李东来在其他方面做出的成绩。取得的影响,也无可厚非的会让他在音乐圈中受益。
跨界?有多少人都巴不得跨界而不得。
谁规定演员不能唱歌的?威尔史密斯还得过格莱美呢!
也许李东来在演艺圈的名望影响到了音乐圈,让音乐圈的媒体都争相评价。
独立音乐杂志“自转”的评论则说道,“这是一首让人灵魂都愉快的歌曲,李东来也许是生了三个孩子,受孩子的影响。心情一直很好,才唱出这样轻松自由的感觉。风儿一样,自由自在。他真的唱出了这首歌的真谛,再没有人比他更适合唱这首歌。”
如果李东来看到这篇评论,一定会大呼知己。
不仅仅是音乐杂质的评论。全世界的主要媒体的娱乐版面,都在评论李东来发新歌的盛景。
没有人能够对“happy”这首歌提出有效的批评。即使是一向冷静的“音乐之声”,这一次也用“经典”对这首歌进行了评论。至于“世界新闻报”、“苹果报”这样的八卦派,此时也都销声匿迹。没有人会愚蠢地去批评一首真正出色的歌曲,即使酸溜溜地说“蓝调布鲁斯难等大雅之堂”,想必音乐市场的反应也很快就会把巴掌甩回来了。
所以,没有人,没有任何人提出反对的意见,整个音乐评论市场一面倒的称赞之声。
从“混合器”到“自转”,再到“脸孔”;从“公告牌”到“明星”,再到“名利场”;从“洛杉矶时报”到“华盛顿邮报”,再到“纽约时报”。从新华社到法新社再到朝鲜日报,从美国到英国,从中国到日本,数不清的媒体对李东来新歌进行报道。
连亚洲,欧洲,乃至一些非洲国家,甚至是中东地区,都在关注李东来的新歌发布,可见李东来的确已经真正的火遍全球。这种情况,不知道当初的迈神新单的时候,是否同样如此?
在美国的一些专业娱乐杂志的点评之中,一百五十三家媒体的综合评分达到了惊人的八点九分,其中给出满分的媒体就高达五十一家,这也打破了当初“信仰”的高分记录。
其中跟魅影关系好的“洛杉矶时报”一如既往的不吝啬赞美之词,一句话评论最具代表性:“这是真正的自由的快乐,无所拘束,自由自在。让人忘记烦劳,可以轻松享受的自由歌声,快乐的歌声。happy,我想这首歌的歌名简直太般配了。”
“happy“以摧枯拉朽之势刷新着当初“信仰”创造下来的记录,成为了李东来可以载入历史的第二首绝对经典之作,这也让李东来从顶尖歌手的行列,一举进入了伟大歌手的位置,凌驾于一众歌手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