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悔了,这点简单道理,我怎么这么笨?好比是抱着金饭碗去问他个要饭的化斋了。我应该比他明白才对。
催眠之法我是初学乍练,不得其窍,单凭自行研究加偷学,决难如专修此技许多年的公孙谨那般道行深厚,时机合适只需一个眼神便可轻松搞定目标。所以我要想在技艺纯熟精妙之前使用催眠术,必须借助他法提高命中率和成功率。此时,我不在公孙谨之下的一身内力就可以挥威力了。
这就是所谓的:“声色同施,音容并重。”
这几日我一直在暗中摸索,锻炼以粘黏之气附在语句中向旁人耳边送,开始几晚独自练习,慢慢纯熟后便不甘心起来,四处寻找合适的目标进行“实验”。我自然不肯去拿池早这种废物当点心,而且这门技术我是毫无保障,催眠不成反为笑柄,被他那臭尖臭尖的嘴讽刺挖苦一番,不如杀了我好了。徐庶呢,又不敢那么放肆,万一损伤他点什么地方,那可要后悔一辈子了,淳于铸刚来,未知详细。选来选去,公孙箭最终成为位牺牲品,因为他功力内力不弱,跟我又意气相投,颇有知己之意。最重要的是,他是公孙家的人。
我没有选错人。公孙箭对于我肯选择他做试验田极感振奋,他道:“虽然我没有学过这种催眠术,但对其原理和症状并不陌生,能够成为飞帅的试技之石,公孙箭深感荣幸。”
我很奇怪,问他:“你在公孙家,也算得第一流的人物,为什么没有学过?”没有学过和没有学会只一字之差,但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公孙箭道:“我公孙家一向分为内、外两堂,族长以下,设六大护族长老弟子。一般因外堂弟子多,高手也多,所以通常都要占到四到五席,内堂只有一两位师兄入选。但我家却一直有一个明确族规:一族之长必须由内堂大弟子出任。数百年来,从无例外。现任家主谨师兄就是内堂的大弟子,也是我们公孙家的大弟子。”看我一眼,解释道:“我们公孙家考察门人弟子,向以武力为先,不分嫡庶年龄。飞帅你别看他年岁比我大不了多少,但却是我们这一代武功最强的弟子。”
我摇头:“不是吧?不分年龄我信,不过嫡庶之分,怎么也该有的。你们外堂弟子不能做族长家主,不就是一种变相的庶出么?”
公孙箭道:“哦,飞帅你误会了。我公孙世家甚重天份,同门时时比武试技,各大长辈均到场观摩查看。我谨师兄原是外堂五师伯之子,年纪在同辈中算是小的,而且外门武功亦非最强,但他天性聪明善思,才赋奇特,在一次比武中被我大师伯看中,要了来做内堂弟子,易筋洗骨,授以内堂绝技,三年而至大成。后来内、外两堂上百弟子再次齐聚比武,谨师兄只出半力,将同辈前十位的好手一一镇服,三师叔一时技痒,下场试招,竟也占不到丝毫便宜。我三师叔外堂功夫最是精纯,全族第一,大师伯较技要赢他,也要用尽全力。所以谨师兄能守住和局,令师伯师叔们又惊又喜,同辈各路弟子心悦诚服。又考察了一年以后,大师伯便把族长之位传给了师兄。”
我知道他说的三师叔便是东北著名人物公孙瓒,心想:“他称公孙瓒是三师叔,又不是掌门族长的弟子,那么该是老二的门下了。”问道:“你在家族里,排名如何?”
公孙箭道:“我师傅他老人家在上一代排行第二,也属内堂。但我天赋不适合内堂武技,所以恩师并不传授我内堂之技。不过我在外堂之中算是数一数二的好手,七年前才能够和另一位外堂的师兄一起,跻身六大护族弟子行列,成为护族长老,排行第六。”
“哦,你是公孙家的护族长老?”
公孙箭脸色沉重,道:“是啊,七年前,我家参与了一场武林火拼,四师叔和五师叔被十多名高手围攻,力战而死,我师傅也身受重伤,武功尽废。虽然我们后来血洗徐无山,报仇雪恨。但为了补足护族长老数目,所以才选拔了我和刀师兄入替。而大师伯因为觉得此战自己考虑不周,愧对三位死伤师弟,内疚之下,不久就把族长之位传于谨师兄,郁郁而终了。”
我彻底明白了,公孙箭的师傅原本是公孙氏内堂的高手,像公孙箭这种练功勤快为人厚道的弟子,当师傅的一般都会偏爱一点,私下里多给他讲解一些防身保命的要诀,也无可厚非。难怪他说虽然没有学过这种催眠术,但对其原理和症状并不陌生。
试验的结果非常理想,不但我实际操作经验大增,而且对公孙箭的武功修为也帮助甚巨。
公孙箭在一次和我对视一刻钟之后,忽然哈哈大笑起来。
我正待说出的一句充满内劲的黏音迷语顿时憋在肚子里,倒卷回腹,“卟”的一声,直接从下面泄了出去。
“搞什么鬼啊?”
公孙箭急忙停下笑,看我脸上闪过的红光,道:“飞帅,您没事吧?”
其实身体方面倒没什么,不过这么公然响亮放屁,实在有辱斯文。四下看看,还好没别人。
“你到底怎么了?笑这么大声?”
“飞帅,您还记得我在许都,和徐宣大人的最后那场比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