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真的太强了!在这个年代,唐朝绝对是站在食物链最顶端的存在。他一发怒,周边所有的国家都要抖三抖。
侵扰丝绸之路上的阿拉伯帝国军队最先得到大唐要西征的消息。随后,西突厥也受到了消息。
当远在欧洲发动侵落战争的两国首脑得知消息以后,大唐的军队已经开赴到了安西都护府。
北庭都护府为唐军提供了优良的战马,这一支西征的军队绝大部分由骑兵组成。步兵也都是乘坐马车,因此行军的速度相当的快。在这年代差不多相当于乘坐了高速列车。
阿拉伯帝国和西突厥得知大唐要西征的时候,连忙从欧洲回撤兵力,因为他们知道唐军的战斗力不是开玩笑的。尤其是西突厥,他们早就领教过唐军的巅峰战斗力——绝对不是安西都护府这些新招募来的士兵可以比较的!如果不赶紧回撤的话,搞得不好他们会被灭国的!
阿拉伯帝国的统治者虽然没有西突厥那么惊慌,不过他们也知道事情非同小可,一支拥有七万人的军队绝对不是好惹的。因此他们不得不放弃大好的进攻趋势,转而回国准备防御大唐的这次进攻。
贞观二十年春,大唐七万雄兵与西突厥,阿拉伯帝国在三国边境遭遇。
人数上,大唐不占优势,敌人联合起来的数量足足是唐军的两倍!但是面对两倍于他们的敌军,大唐士兵无所畏惧。
一场场胜仗让这些士兵心中有一股无敌的信念:大唐,必胜!
三国军队遭遇,战争一触即发。大唐占据高地,五十门大炮一字排开,首先向敌人发出了怒吼。
大炮经过几代改良,综合了弗朗机炮的快,红夷大炮的威力,且新一代的大炮全都是“火炮”。顾名思义,就是打出去会爆炸的那一种。
原来的实心球大炮适合攻城战用,遭遇战反而是个累赘,所以这次战争没有带上。
阿拉伯军队和西突厥军队还在二里之外就遭遇了大唐猛烈的炮火攻击,最要命的是,这些炮弹居然会爆炸!
这让两支军队大吃一惊,急忙下令停止进攻,后撤三十里不敢往前。
唐军也没有急功冒进,敌人的主力没有损失多少,己方人数远少于对方,而且大炮搬动起来又不那么容易,如果半路遭遇到敌人的偷袭,很有可能损失惨重,因此唐军见到敌人后撤并未理会,只是管自己安营扎寨,稳固坚守这片高地。
这让两国联军很是蛋疼,有种无计可施的挫败感。
不过战争在僵持的第三天出现了转机!第三天开始,边境忽然刮起了西北风!而大唐所在的营地,正好在下风口!
阿拉伯帝国和西突厥所在的地方多荒漠,尤其是春季,更是大风刮起风沙的时候,唐军无疑遇到了一个致命的难题,风沙吹的他们睁不开眼睛,根本看不清敌人方向的动静。这种天气,敌人有很大的可能顺着风沙摸上来偷袭,对唐军非常不利。
唐军西征的主将依旧是李勣,李世民屡次对李勣委以重任也不是没有道理。要论打仗最稳打稳扎的,非李勣莫属,当他发现天气异常的时候,当即就下令撤军,并且提前转移大炮,霹雳火等重要武器,免得落入敌人的手里。
就在风沙刮起来以后不到一个时辰的时间里,联军十四万大军就在风沙的掩护下杀到了唐军的营地。
好在唐军早已经后撤,他们扑了个空,钻了个空营。两国联军的将领气的大骂不已。
因为风沙一吹,吹掉了唐军后撤的痕迹,他们无法精确追寻,只好分散兵力,往多个方向追寻。
一个时辰以后,东南部的某个部队回报,他们发现了唐军的踪迹。联军将领看到现在风沙并未停止,趁热打铁,收拢部队,朝着发现的踪迹一路追寻下去。
中午时分,两军在风沙中遭遇。唐军仓促迎敌,阵型未成,就被十四万联军从三个方向切入分割,顿时乱了阵脚,吃了一个大亏。
且风沙吹眼睛,看不清敌人,根本没法应战。
关键时候,李勣充分发挥了他名将的水准,即使遭遇如此不利的情况,他依旧沉着冷静,指挥军队突破重围,杀出一条血路,顺利摆脱敌人。
幸运的是,在最开始遭遇风沙撤退的时候,李勣让大炮,霹雳火等重要武器从另一个方向后撤,一直没有被敌人发现。如果这批武器落在敌人手里的话,根本无法想象会发生什么!没有被他们发现,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战后清点,唐军遭遇偷袭,损失了近万余士兵,实力大损,且士气大跌。
一向无敌的唐军,第一次在战场上遭遇这么大的失利!
如此大的损失,不可不上报,可以想象,战报传到长安的时候,李世民会有多么的生气!
唐军遭此战败,足足往后退了百余里,都快退回到了自己的边境才停下。联军看已经到了唐朝边境,也没有冒然进攻,而且这个时候风沙明显小了许多,有要停止的迹象,没了风沙助力,他们也不敢随意进攻唐军。
虽然侥幸赢了唐军一次,但这是占了风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