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三国公孙康> 第62章 见孔融,取北海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2章 见孔融,取北海(1 / 2)

公孙康去北海见孔融。

因为孔融和蔡邕是至交好友,所以公孙康用的是蔡邕的徒弟兼女婿的身份,把蔡文姬也带上了。

孔融看过公孙康写的几首诗词,对他的才华还是非常欣赏的。很高兴的接待他,还叫来住在北海的一些大儒来当陪客。其中就有国渊的老师:博士郑玄。

孔融为孔子的第二十世孙、“建安七子”之一。关于他的故事有很多,最出名的是孔融让梨。

其他还有一些成语也都与他有关系。比如小时了了,忘年之交,哭坟不悴,杀宥之三,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孔融是东汉末年一代名儒,继蔡邕为文章宗师,亦擅诗歌。

这个人是个道德标杆,名重天下,很多人都夸奖他;只有曹操不屑。

曹操说:“世人多采其虚名,少於核实,见融浮艳,好作变异,眩其诳诈,不复察其乱俗也。”当然曹操为了杀掉孔融,肯定不会说他什么好话。

面对众位大儒,公孙康表现得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因为他多少和蔡邕学习了二年,所以大儒对他学问的考校都通过了。

博士郑玄,也喜好诗文,所以提议说:“我们都听闻过仁德贤侄的几首诗文,确实大气磅礴,伟壮雄浑。不知道贤侄能否当场做诗一首,纪念我们今天的相聚,也好为后人留个佳话。”

公孙康暗暗叫苦,佳作个屁,我哪会诗文,我只会抄袭。这种现场命题作文,不是难为我吗?

他端着酒杯,搜肠刮肚,半晌不语。旁人只当他在思考诗文,都屏住呼吸,生怕打扰到他。

公孙康想了半天,突然想到罗贯中的一首诗,不由面漏喜色。

郑玄忙问:“贤侄可是有了?”

“有了”公孙康痛快的回答。“且听我道来。”

公孙康站起来,对孔融拱拱手,又面向大家,朗声朗诵到:“孔融居北海,豪气贯长虹。”

博士郑玄等人,听到第一句诗,都有点不高兴,因为在这个时代,直接称呼长辈的名字是不礼貌的事情。

只听公孙康完整的朗诵完:

孔融居北海,豪气贯长虹;坐上客长满,樽中酒不空;文章惊世俗,谈笑侮王公。史笔褒忠直,存官纪太中。

郑玄等人再听下去,全是对孔融的赞美。于是都自行脑补到:“此诗必流传千世,孔国相的大名可以凭借此诗享名万载。”

孔融听完全诗,非常高兴,非常开心。认为这个马屁拍的,恐怕前无古人,也后无来者了。

一拍案桌,:“好诗!贤侄真乃大才!是我忘年之交尔。”他连要谦虚一下都乐得忘记了。

公孙康连忙摆手,:“不敢,不敢,小侄不敢乱了辈分。”

包括郑玄在内,一群大儒自然马屁如潮。这时候夸奖公孙康的诗文,就是拍北海相国孔融的马屁,自然人人不甘落于人后。

一时间席间的气氛空前高涨,大家都把公孙康当做了自己人。

头一次见面,公孙康当然没有多说什么。住了几天后,开始试探孔融能否对北海放手。

结果很令人失望,权力这个东西,一旦尝到他的美味,是不会有人轻易放手的。

公孙康只能下狠手了,他密令自己安排在北海的黄巾军头领们串联起来,集合30万兵马,来围攻北海国。

黄巾军以管亥为大头领,浩浩荡荡的来到北海。

管亥出马曰:“吾知北海粮广,可借一万石,即便退兵;不然,打破城池,老幼不留!”

孔融叱曰:“吾乃大汉之臣,守大汉之地,岂有粮米与贼耶!”

管亥大怒,拍马舞刀,直取孔融,融将宗宝挺枪出马;战不数合,被管亥一刀,砍宗宝于马下。

孔融兵大乱,奔入城中。管亥分兵四面围城,孔融心中郁闷。

这个时候,太史慈已经在公孙康麾下,所以没有人可以突围出去,帮孔融找来救兵。

孔融病急乱投医,他找来公孙康说:“我听说贤侄不光诗文写得好,也是一个带兵作战的名将。不知道贤侄有没有办法解决北海之围?”

公孙康诚恳的对孔融说:“伯父是一代大儒,也是治理地方的好手。如果在太平年间,可以为一代名臣名相。”

孔融听出公孙康的话后面还有个:可但是,于是问:“如果是在现在这个乱世喃?”

“在乱世中,必然不能保全身家性命。”公孙康很坦诚。

孔融思考良久,又问公孙康:“那贤侄可有良策救我?”

“有”公孙康毫不客气的说:“即使我这次解决了黄巾之围,过不久还有黑山军之围,甚至袁绍、曹操也可能会来围攻北海。诸侯争霸就是这么残酷。”

孔融大怒:“这些乱臣贼子,汉室就毁在他们手里!”

公孙康等他冷静下来后,说:“不如伯父把北海交给强力的人物守卫。一来伯父可以回到圣上身边,保护圣上;二来强力的人物也可以保全北海的百姓,不至于让他们流离失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