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三国公孙康> 第58章 造纸,印刷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8章 造纸,印刷术(1 / 2)

历史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来到了公元192年。

因为建造山海关的关系,也因为公孙康关门打狗的战略,辽东暂时放弃了对蹋顿的进攻。

公孙康是闲不住的人,现在没有战事,他就开始琢磨改进民众生活了。

造纸术、这是一个划时代的发明,但现在汉朝已经有了。所以公孙康只能说是改进,不能说是发明。

在造纸术发明的初期,造纸原料主要是树皮和破布。当时的破布主要是麻纤维,品种主要是苎麻和大麻。东汉元兴元年(105)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他用树皮、麻头及敝布、鱼网等原料,经过挫、捣、抄、烘等工艺制造的纸,是现代纸的渊源。这种纸,原料容易找到,又很便宜,质量也提高了,逐渐普遍使用。为纪念蔡伦的功绩,后人把这种纸叫做“蔡侯纸”。

但蔡伦改进后的纸张都还是发黄的,还不耐保存。要是在后世,当草纸都会被人嫌弃的。

公孙康又想到了小甲,有困难、找小甲。

“小甲呀,甲爷啊”公孙康每次拍小甲马屁时,必定是想让小甲开后门了。

小甲也明白这一点:“别,您老别来这一套,俺和你不熟。”

“怎么是不熟喃?我和你一起来到汉末,生死与共。在这鸟不拉屎的地方,我们建起了美好的家园。”公孙康煽情的表演着,一副我们是好基友的模样。

“有话直说吧”小甲实在受不了公孙康。

“你看,我最近不是琢磨造纸和印刷吗?我就想啊,这方面沈括是专家呀。你看能不能把他给我召唤出来?”

“沈括不仅仅会造纸,他是历史上最卓越的北宋科学家之一,也是政治家。他还是卓越的工程师、出色的外交家。你觉得这样的人才,可以在你现在四级的情况下被召唤出来吗?”小甲冷冷的问公孙康。

“所以呀,我才想走走你的后门。”公孙康这话怎么有点歧义,不能细琢磨。

“实在没有办法,你级别不到,沈括不会出现在我的人才库里面的。我想帮你也做不到。”小甲也很无奈。

“那你的人才库中,就没有一个会造纸的吗?”公孙康还是不死心。

“有倒是有一个”小甲无奈的说。

“那还等什么,快召唤吧。”公孙康二眼放光。

“好吧”小甲没有解释。他其实帮公孙康作弊了。

张永,南朝宋人。他造的纸比皇家纸槽中出的纸还要好。沈约(公元441—513年)著的《宋书·张永传》中记载:“张永善隶书,又有巧思,纸及墨皆自营造,上得永表,辄玩赏嗟叹,供御者所不及也”。单就皇帝“辄玩赏嗟叹”几字,就可以想象“张永纸”的质量了。

只见一员顶盔挂甲的战将出现在公孙康面前,战将单腿下跪:“张永叩见主公”。

公孙康一愣,怎么是战将,我要的是工匠呀。

小甲把几行文字显现在公孙康的脑海中:“张永(410年—475年)字景云,初为郡主簿,州从事。授扬威将军,都督诸将,经略河南,后为青、冀二州刺史,历官尚书兵部,封孝昌候,改吴郡太守。元徽二年(474年)迁南兖州刺史,加都督。”

发了,公孙康有一种中大奖的感觉,“景云快快请起”。

“诺”张永恭恭敬敬的站起来,态度很谦虚。

“小甲,感谢呀,我本想找个工匠,却招来一员大将。”公孙康是真心的说这话。

“造纸不属于军工,我的人才库里面的人物自然是和军事有关系的。”小甲没有说的话是:如果按照大将的要求去召唤,张永的级别最少要五级以上。现在把他当做工匠召唤出来,四级就够了。

公孙康不放心张永的造纸技术,因为他明显是业余的嘛,决定考考他:“张永呀,你知道蔡伦的造纸工艺流程吗?”

“末将知道”张永开始侃侃而谈。

东汉和帝时期,经过了蔡伦的改进,造纸形成了一套较为定型的工艺流程,其过程大致可归纳为四个步骤:

第一是原料的分离,就是用沤浸或蒸煮的方法让原料在碱液中脱胶,并分散成纤维状;

第二是打浆,就是用切割和捶捣的方法切断纤维,并使纤维帚化,而成为纸浆;

第三是抄造,即把纸浆渗水制成浆液,然后用捞纸器(篾席)捞浆,使纸浆在捞纸器上交织成薄片状的湿纸;

第四是干燥,即把湿纸晒干或晾干,揭下就成为纸张。

汉代以后,虽然工艺不断完善和成熟,但这四个步骤基本上没有变化。

“那你自己的造纸改进在哪里?”公孙康听得津津有味。

“末将的改进,主要是二个方面。”张永继续讲解。

造纸技术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在原料方面,魏晋南北朝时已经开始利用桑皮、藤皮造纸。到了隋朝、五代时期,竹、檀皮、麦杆、稻杆等也都已作为造纸原料,先后被利用,从而为造纸页的发展提供了丰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