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大开发,首先需要大量的粮食。这些粮食是靠香皂、白酒等民用产品换来的。但除了赚钱的民用产品,还要考虑军用产品。兵器铠甲也是军队战斗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乐浪郡有大量煤炭资源。抚顺就在玄菟郡。可以生产页岩油。
先挖煤,再用煤去加热提炼矿石。这是公孙康的开发矿产先后顺序的一个思路。煤好找,辽东人很多都在用这种叫做石炭的物品取暖。公孙康安排了一些奴隶去挖这些浅层的石炭矿之后,就把注意力放到寻找石油上面。
石油,是北宋时期的沈括给起的名字。在各地又叫石漆、石脂水、猛火油、雄黄油、硫黄油、地脂、泥油、石烛、火井油、火油、鄜延脂等等。
公孙康直接把它命名为石油,估计后世的人不会再提命名人是沈括了。穿越就是好呀,呵呵,不光可以盗诗词,盗一个物品起名的权力,就够留名后世了。
后世的辽河油田在地下6000米处,大庆油田在地下1300米处,而且目前是被扶余人占据着。
后世东北解放前虽富有大量之油页岩及适于由液化提炼石油之烟煤,而东北石油之供给,则往昔皆赖外油之输入。利用抚顺油页岩作工业上大规模提炼石油之试验,始于一九三○年,抚顺炼油厂,为至一九四一年以来,世界仅有之页岩油厂。
油页岩外观多呈褐色泥岩状,其相对密度为1.4~2.7。油页岩中的矿物质常与有机质均匀细密地混合,难以用一般选煤的方法进行选矿。含有大量粘土矿物的油页岩,往往形成明显的片理。
公孙康让人在玄菟郡采来各种石头,逐一粉碎加热冷凝实验,很容易的就找到了油页岩。赵云正闲着,就让子龙负责提炼油页岩出火油的事物。
大块的油页岩经过破碎、筛选,送到一种巨大的炉子里;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使有机质分解生成油气;油气上升通过木管再进入一个冷却装置,冷却后会凝结成油状的液体。
页岩油是油母页岩经过低温干馏而得,常温下为褐色膏状物,有刺激性臭味,属于含氮量较高的石蜡基油。页岩油经过加工提炼可制成汽油、煤油、柴油等液体燃料,是重要的非常规油气资源。
在冀州渤海郡是有地表油田的,山东东营就是后世胜利油田所在地,在汉代属于渤海郡。但现在是袁绍盘踞在渤海郡。暂时没有办法去取。
东莱郡也是有油田的,只是量小。黑色的石油通过地上裂开的大缝,就这样粘稠的暴露在空气中。直接用木桶就可以采取。
采取后的石油,同样送到一种巨大的炉子里;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使有机质分解生成油气;油气上升通过木管再进入一个冷却装置,冷却后会凝结成青色的半透明液体,这就是猛火油。
所以,公孙康给青州派去了工匠,命令张辽、阳仪对石油提纯的地方严格保护。要建立围墙,军营化管理。不让猛火油的生产方法泄露。
整个流程真的只是一层窗户纸:加热、升华、再冷凝;就和造高度酒一样的流程,看过一遍就可以模仿出来。
忙完石油,公孙康一口气的再去“发明炸药”。
公孙康让匠作营的工匠进行实验炸药的配比和威力。
黑火药的制作,并没有太大的知识含量。
公孙康记得口诀是一硝二炭三硫磺。比例是75:15:10.具体是哪个对应15,哪个对应75.记不清楚了。
所以就让工匠们进行各种比例的混合实验。混合品装入竹筒中,外面包裹多层厚纸。用麻线引出引线,点燃后看哪种比例爆炸威力更强,就选哪种配方。
要插一句的是:阳仪在东莱郡已经采摘了第一批棉花,并找人纺出了棉线。以后炸药会用棉线做引火线。
最后得到的结果和后世一样。威力最大的比例是:硝石占百分之七十五,硫磺百分之十,木炭百分之十五,这就是现代火药的基本配置了。不过如果是简单这样混合,那就只能是黑火药那种炸药包,威力不会太大。
在公元1550年,法国人发明了湿制法。
先将各个成分浸水润湿,然后混合起来作成大饼状,在晒干或风干后打碎,用细筛子筛过,火药粉会变成小颗粒状,然后装在大桶里不停翻搅,磨掉颗粒的稜角并加入石墨抛光。
用这种方法制造出来的火药各成份分子间构成比较稳定的结构,不易分解,而且颗粒间的燃烧空间较大,容易均匀地燃烧。
由于制程的关系,这才被称为真正的现代火药。现代火药配方的比例75:1:15(硝:硫:炭)也是在19世纪时确定下来的。
虽然加入石墨抛光一时有困难做不到,但装在大桶里不停翻搅,磨掉颗粒的稜角还是可以做到的,所以公孙康就得到了威力强大的炸药。
硝、硫磺药店有出售;木炭也有卖炭翁生产。比例出来后,大规模生产时,硝、硫磺、木炭都不能再采购了,想降低成本就需要自己生产。
公孙康是军阀统治,他需要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