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大明政客> 第四百七十章 朝廷的旨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七十章 朝廷的旨意(1 / 2)

八月下旬,朝廷的旨意终于出来了。

江宁营剿灭了三万鞑子,作为江宁营的主帅,苏天成的变动,应该是在预料之中的,谁知道,这次的旨意,没有牵涉到苏天成。

卢象升出任辽东经略,张凤翼出任大同总督,至于说梁廷栋,被留在了京城,进入了工部,成为了工部的右侍郎。

这样的调整,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明眼人都知道,辽东经略的位置,是强于大同总督的,毕竟辽东经略全面负责防御鞑子的事宜,大同总督仅仅是负责一部分的事宜,要知道,张凤翼曾经是兵部尚书,是卢象升的直接上级。

就连苏天成,也没有想到,朱由检会这样的安排。

这等的安排,爱憎分明也过于的明确了,要知道,皇上做事情也要注意一下的,有些事情需要协调,没有人能够做到十全十美,这次张凤翼带领军士,能够护卫昌平府城,已经是非常不错了,不存在调整的,经历过这样的一场大战之后,张凤翼肯定显得胸有成竹了,到了辽东,也能够很好的指挥大明的军士,抵御鞑子的入侵爷,别猥琐了最新章节。

功过分明,本来是好事情,可也要看时候的。

至于说苏天成自身的变动,他已经从不同的渠道得到了消息,开年之后,他就要离开河南府,赶赴陕西了,这些年以来,自己总是在跳火坑,好在已经习惯,加之江宁营有这样的实力,到陕西去剿灭流寇,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需要做的准备工作不少,至少要囤积足够的粮食,带到陕西去。

陕西的情况很乱,想着完全依靠武力来剿灭流寇,不是最好的选择,首要的问题。还是要安抚民心,断掉流寇的后路,让流寇失去支持,那样就能够彻底剿灭了。

孙承宗的年纪大了,做事情有些力不从心了,七十多岁的老人,精力确实是有限的。好在他老人家威望不同于一般,手下的将军还是乖乖的听话,加之孙承宗做事情老成持重,能够抓住最为关键的地方,所以说,大半年的时间以来。流寇只能够在陕西境内流窜,不可能四处劫掠,就算是鞑子入关侵扰北直隶一带,孙承宗也能够妥善安排,稳住陕西的局势。

可孙承宗因为年纪大了,做事情还是有些不足的,比如说在开创方面。就显得有些缺陷,按说应该对流寇发动几次大规模的攻击的,但一直都没有,这是因为孙承宗一直都认为,手头的兵力,不足以彻底的剿灭流寇。

其实征战最为重要的方面,还不是兵力的多少,重点在于军心和战斗力。

流寇的士气遭遇到重创。特别是在张献忠带领的五万流寇,全军覆没,张献忠本人被生擒,而后被朝廷斩首之后,流寇中间的有些人,开始动摇了,认为今后没有什么前途了。想着能够投降朝廷,最不济也不至于掉脑袋。

至于说江宁营的威名,早就在流寇中间流传开来,谁都惧怕江宁营。流寇中间的某些有识之士,认为江宁营进入陕西是迟早的时候,到了那个时候,可能就是厄运来临的时候。

流寇抱着这样的心思,士气低迷,正是进攻的好机会,可惜孙承宗没有能够做出来决定。

毕竟流寇号称三十万人,孙承宗能够调动的兵力,不超过五万人,倒不是说只有这些军士,关键是军士多了,孙承宗养不活,朝廷拨付的饷银有限,最多能够维持到四万到五万的军士,用不足五万的军士,去对付号称三十万的流寇,这不是孙承宗做事情的风格。

苏天成也有着另外的一种想法。

几年时间过去了,江宁营建立了巨大的功勋,想要低调都不大可能了,这样的情况下,必然引发朝廷里面某些大人的猜忌,很有可能在皇上的面前说一些什么话,这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是很正常的情况,此等情况之下,谁知道朱由检会怎么想,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如此的情况下,孙承宗采用守势,迟迟不对流寇发起大规模的攻击,实际上是留给江宁营和自己机会,如果能够剿灭流寇了,建立了这样的功勋,不管是谁,都不能够轻易否定自己了,哪怕是首辅温体仁,也没有那样的能力了。

孙承宗有着非同一般的资历,朝廷里面的大臣,就是想着攻击,也要掂量一下自己的斤两,看看能不能起到作用,再说了,孙承宗已经是七十多岁的老人,谁都知道,孙承宗不可能长时间占据高位,越是年纪大的人,越是平和低调,看透了一切,很少有激动的事情了。

张溥进入三堂的时候,苏天成正在沉思。

他与张溥之间的关系,已经很不错了,张溥这人,虽然有些高傲,也曾经因为高傲,走了一些弯路,但张溥的本性是很好的,没有什么歪心思,更没有被朝廷里面的党争彻底污染,认识到自身的问题之后,改正非常快,不到一年的时间,将河南府治理的井井有条。

“张大人,有什么事情吗?”

“秋收已经结束了,今年的收成很好,河南府再也不会出现饥荒的情况了,只是安置移民的事宜,还有些麻烦,今年以来,进入河南府的流民更多了,各州县都在叫苦了,上月统计的情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