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客串投资经纪人的华人志愿小组成员来说,每落实一名华工到苏门答腊、婆罗洲等地置业投资,组织(或者公司)就给他们加分,分数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就可以兑换成土地或者农业矿业公司的股份等等,这大大地调动了华人志愿小组的积极姓。
由于人手不够,他们成了美华公司的经纪人了。这是件名利双收的事,既促进南洋的华人华侨事业,又可以得到丰厚的回报,何乐而不为呢?
临时客串南洋土地开发经纪人的华人志愿者的鼓动是有成效的,不少华工知道南洋有大量的土地出售后,马上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华工们虽然对那些平时在法国华工营里教他们读书写字,为他们排忧解难的同胞们突然之间变成了房地产销售人员感到奇怪,但还是信任美华公司和华人志愿者们实际上,华人志愿小组的大部分成员都是来自美华公司的职员,或者就是美国的青年华人华侨,这些年轻人可能刚刚完成了美华公司的某一个项目或者刚刚从中学毕业就从美国跑到法国去帮助中国同胞。有些轮换回到了原来的公司(或者学校),但更多的是留在下来,在法国一呆就是三年。
三年朝夕相处,无数次的无私帮助,华人志愿小组得到了工友们的信任,他们都非常愿意相信这些年轻的先生们,既然他们说南洋好,那南洋应该不错了。
口说无凭,耳听为虚,船到了南洋后,将会短暂停留,让那些有意置地的华工人实地考察美华公司即将要开发的土地,让他们确认美华公司的广告都是真实有效的,不是骗工友的钱的。
实际上司徒南和美华公司根本没打算去骗什么钱,反而提供了各种优惠,吸引华工们到南洋定居。
特别是这些经历欧洲战火的华工,一旦他们在南洋安置下来,就会成为南洋基金会的死忠,稍加训练便可以参加战斗。他们所爆发出来的能量要比那些从国内逃难的移民(农民)要强得多了。
这正是司徒南看重这些华工的主要原因。为了土地,没有朴素的中国老农不敢干的事,更何况这些人是用自己的血汗钱买下来的土地呢?
华工一旦定居南洋,实际上就是把他们绑在南洋基金会的战车上,同时还有他们背后的无数亲族。一人出洋,举族出洋的例子比比皆是。南洋基金会希望通过先在南洋定居的华工带动他们身后的千千万万的族人像一个吸盘一样在短时间内把增加华侨华人的数量。
说来容易,实施起来却是一项繁琐而严密控制的工程,如何在有序地把数万民华工分配到苏门答腊、婆罗洲等地,同时又不会挑逗殖民地政斧的敏感神经,还要处理和当地土著的关系,对南洋基金会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还好,美华公司和保安公司经过两年多在南洋的相互配合,已经有了默契,初步形成了一套高效率的团队,处理华工的事情不容司徒南艹心。
他只是在战略山控制南洋基金会的发展方向,具体的事情有别人去处理。这就是上位者的好处了。
在欧洲列强的殖民地有组织地移民的不仅是南洋基金会,还有另一个组织也在做着同样的事情,那就是犹太人锡安主义联盟。
现在坐在司徒南面前的就是犹太锡安主义联盟的大佬哈伊姆?魏慈曼,一个文质彬彬的绅士。
他刚刚不久协助英国外相贝尔福发表《贝尔福宣言》,即为:
英王陛下政斧赞成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人的民族之家,并愿尽最大努力促其实现;但应明确理解,不得做任何事情去损害目前巴勒斯坦非犹太人的公民权利和宗教权利,或者损害其他国家犹太人所享有的权利和政治地位。
这让犹太人回归巴勒斯坦有了法律依据。英国人之所以如此慷慨,原因不难推测,就是对富饶的巴勒斯坦产生了野心。
巴黎和会肢解了土耳其后,英国在中东的势力再次扩大,吞并了整个西奈半岛。因此,英国人就想通过犹太人往阿拉伯世界里打上一枚钉子,于是在未来的几十年内,越来越多的犹太人开始朝巴勒斯坦回迁了。
司徒南对中东可谓垂涎已久了,但目前中东是英国人的,美国在中东使不上力,所以要投资中东的话,只能通过纯洁的商业途径,不可能像委瑞内拉那样予夺予取。
该如何向中东下手呢?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司徒南的脑中。
“威廉先生,威廉先生!”魏慈曼看司徒南没反应,便提醒道。嗯,他今天来不是作为犹太锡安主义成员,而是作为一名科学家和司徒南谈判。
因为司徒南想从魏慈曼那里得到一项重要的化学技术——丙酮丁醇梭杆菌生产丙酮,用丙酮生产无烟火药。
协约国的火药生产就大规模地使用魏慈曼的发酵技术才得以生产大量的火药的,因此魏慈曼也被称为现代发酵技术之父。
毫无疑问,跟合成氨一样,细菌发酵技术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在医学、化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商业前途就更不用说了。
司徒南一直像把这项技术引进巨人公司,将来就可以生产柠檬酸之类钱途无量的产品,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