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载:砀郡太守,武安侯刘邦西与秦将杨熊战曲遇西,又战白马,大破之。杨熊走之荥阳,二世使使者斩以徇。
杨熊和李由一样,都是项羽、刘邦盖世豪杰背景版上的人物,李由还算不错,有击败张楚假王吴广、杀陈王胜等一连串战功,杨熊则彻底成为司马迁笔下的悲剧人物,由于其连战连败的光荣战绩,成为刘邦西征路上的第一个有名有姓的秦军败将。
佛谒有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如今,面对真实的站在自己面前的杨熊,李原恍惚有一种交错时空的感觉。
这一世,是还如之前的悲剧,还是一切从头来过,李原是如此,杨熊又何尝不是!
从李原这里领了斩杀敌方有名大将樊哙大功的杨熊兴趣满满,已决意要在接下来与西征楚军的战事中赢得更大荣誉的他摆下宴席,将李原介绍给麾下的一众将官。
杨熊麾下,除了功曹关跃之外,还有副将司马印和其他一些中级军官,名字倒是相互报了下,不过李原没记住,司马印之所以印象深,一是因为司马这个姓太好记了,在三国那个群星灿烂的时代,司马家族可谓大名鼎鼎;二是司马印这个人和杨熊一样,在史书上留下过一笔。
一夜大醉,无话。
竖曰,杨熊命功曹关跃、李原部司马侯喜领着从浚仪撤出来的一千余百姓往荥阳而去,他则会同李原军朝着大梁的方向东进。
——。
两军相对而行,大战一触即发。
对于现阶段与刘邦决战,李原其实心里是有保留的,不只是按历史的记载,杨熊会被刘邦打得大败,还因为杨熊军的后路,也就是荥阳城的归属会有变数,这是最要命的。直觉有时候是很灵验的,在关跃、侯喜渡河的一瞬,李原心头闪过的就是荥阳城刀光血影的场景。
“郡守,原有一议,从荥阳至大梁,有渡口二座,姚家津为其一,其二为上游之白马渡,为保全我军之粮道,原请领本部人马驻扎于两渡口,不知郡守可同意?”出发在即,李原思来想去,总觉得不妥的他硬着头皮向杨熊提出了谏议。
杨熊听罢,脸上稍有不快,但还是点头道:“李都尉既有此意,那就引本部人马驻白马好了,姚家津自有我军守卫。不过,这守渡口和上战阵的功劳可差得远呐!”
李原听得杨熊同意,连忙点头应允下来,樊哙之死,让刘邦愤怒到了极点,这个时候的刘军将士正是战斗力最强的当口,杨熊的兵马再雄壮,也敌不过志在复仇的刘邦和他的一帮沛县兄弟。
李原手底下,兵不过刚刚上千,将只有王尚、甘厚伯等寥寥数人,当然,这几个还是李原硬给提拔上来的,论起指挥作战能力,比起真正的军官来说,还有不小的差距。白马渡,是位于姚家津上游的一处渡口,虽然比不得姚家津繁华,但也算是商贾云集,物贸丰盛的所在,李原军驻扎于此,正好可以稍稍休养生息,扩军备战,既然杨熊实授了都尉,给了二千的兵额,那就不能浪费了。
十月三曰。
李原与杨熊在渡口作别,杨熊、司马印领近三万三川郡兵东进,而李原则引本部千余人向西往白马。
——。
大梁。
已如人间地狱。
目睹樊哙无首尸体的刘邦痛哭不已,樊哙于他,就如同亲兄弟一般,连襟之间要是处的好了,信任感有时甚至比兄弟还要强大,毕竟,枕边风的威力不是哪个男人能够消受的。
浚仪的百姓,已被刘邦以私通秦贼的罪名全部处死,浚仪的房屋除了以供刘军士卒居住的外,全部被拆除焚毁,财产则全部充公,这些魏地的贱民,不谋帮着反秦的义军还自罢了,竟然还和秦狗有所牵连,对于这样不知死活,忘恩负义之徒,刘邦毫不留情的痛下杀手。
仁义,那也只是对同僚、或对暂不相干可以拉拢的势力而言,至于敌人,那仁义两个字就不用提了。
刘邦带缟三曰,得悉杨熊领兵来犯,还没有完全失去理智的老刘采纳了郦食其的主意,效李原前策,引兵诈败三十里退守曲遇,杨熊、司马印急攻之下,以为刘邦军军心涣散,不堪一战,遂不辩真假追杀过去。
九曰,秦军在曲遇以西遭到刘邦诸路大军的团团围困,在此战之前,应邀前来参战的还有巨野的盗贼彭越部、魏地反秦势力皇欣、武蒲各率本部前来,这些人带着的兵卒或许不多,至多的皇欣也不过万人,但胜在各方云集,加起来就足够让杨熊禁受不住了。
刘邦比之项羽,就有这点长处,温厚长者,纵横游说,让许多人都觉得,跟他老刘合作是最没有风险的,也不用担心会被他吞并,所以,当刘邦说要帮他一把的时候,皇欣这些人就毫不犹豫的来了。
敌盛则彼弱。
更何况,杨熊的心态还有很大问题,轻敌之下,这一仗的胜败已经不需要再多作描述的了。
秦、楚两军在曲遇一番激战,初战,杨熊即遣出秦军中最有战斗力的远程部队秦弩兵对刘邦军进行压制,密麻的弩箭威力如斯,让排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