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也没有想到,李昌国竟然提到天竺,要他们不惊讶都不成。
哥舒翰、李白、郭子仪、李光弼、王维眼里精光闪烁,一双眼睛睁得老大,若有所悟。
唯有李晟丈二金刚般摸不着头脑,埋怨李昌国:“监军,我们议的是哪种法子好,这和天竺有什么关系,你怎能乱扯呢?”
“呵呵。”哥舒翰、李白、郭子仪、李光弼、王维指点着李晟,发出一阵畅笑声,笑得特别欢畅,又有些戏谑。
“你们……这有何好笑的?”李晟更加迷糊了。
哥舒翰他们笑得更加欢实了。
“监军的意思就是说,若我们出兵灭了天竺,这钱财问题就解了,推行郡县就是最好的选择。”还是李光弼实在不忍再逗他了,为他解释。
“灭天竺?”李晟着实吃了一惊,一双眼睛瞪得滚圆,一脸的难以置信:“就算把天竺灭了,能弄到那么多钱财么?天竺能有什么好东西?除了糖以外,没什么东西摆得上台面。”
天竺的糖名声远扬,是当时糖的主要产地,曾经一段时间,唐朝使用的糖就是从天竺进口。唐太宗时期,曾派人去天竺学习制糖,从此制糖技术才传入中国,糖正式进入中国百姓的消费行列,甜食也就产生了。
当然,在当时,糖非常非常金贵,比起黄金还要贵重,只有达官显贵才能消费得起。即使如此,这也是一个巨大的进步,比起以前只能使用蜂蜜强得太多了。
“所以呢,天竺能不能灭,灭了有什么好处,我们要好好议议。”李昌国点头。
灭天竺,李昌国只是一个提议,要不要施行,这需要商议。主要是灭掉天竺后有什么好处?若是灭掉天竺没什么好处,不划算的话,就不必动武了。若是有天大的好处,那就不妨把天竺给灭了。
“嗯,这事着实要好好议议。”哥舒翰、李白、郭子仪、李光弼、王维齐声赞同,围将上来,成一个圆圈。
“天竺地域广阔,物产丰饶,口众多,若是灭了的话,大唐就会有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金银粮草就不会有问题,足够吐蕃都护府使用。”哥舒翰大声道来。
“岂止是够用,应该还有很多节余,朝廷还可以支用。”李白搓着双手,大声道:“据王玄策讲,天竺很富饶,地域广,口众多,却是四分五裂,彼此间连年征战,与华夏的战国时代极为相似。大唐若要灭天竺,应该费不了多少事。”
王玄策是唐朝一个非常著名的使节,他曾经奉命出使天竺。印度国王阿罗顺那见他们的财货多,贪婪之心大起,把王玄策的随从全杀了,把王玄策和他的副使抓起来。王玄策发誓要报仇,找机会从东印度逃出来,逃到尼泊尔,见到尼泊尔国王,向尼泊尔借兵。经过一番游说,王玄策成功的说服了尼泊尔国王,借到七千军队。
当时的吐蕃正是松赞干布当政,他对唐朝还算友好,听说这事后,派了一千两百骑兵前来助战。王玄策再从周边国家借了一点军队,凑凑合合组成一支上万人的杂牌军。
就这么一点军队,王玄策踏上了复仇之路,对印度发起进攻。
阿罗顺那当然不把王玄策这点军队放在眼里,出动数万象兵前来围攻。王玄策沉着应战,用火牛阵大破象兵,打得阿罗顺那丢盔弃甲。
在王玄策的指挥下,杂牌军势如破竹,如入无人之境,一路攻城略地,打得阿罗顺那闻风丧胆,无路可逃,只得去投靠东印度。然而,王玄策接踵而至,把东印度也给打败了,王玄策准备把东印度灭了,东印度国王尸鸠摩吓得魂飞胆丧,忙派人求和,大送好处。
也许是王玄策考虑到即使把东印度灭了,唐朝离得太远,得不到好处,只能便宜靠得近的尼泊尔和吐蕃,这才接受了尸鸠摩的求和,放了东印度一马。
至于罪魁祸首阿罗顺那,王玄策最终活捉了。不仅活捉了阿罗顺那,还把他的王后也给抓了。至此,王玄策的复仇之举非常成功,这才撤军,押着阿罗顺那回到长安,向唐太宗献捷。唐太宗大喜过望,封王玄策散朝大夫。
王玄策凭一人一国复仇,差点灭了印度,这是一段佳话。其壮勇不在班超、傅介子这些著名的使臣之下。
“灭天竺的好处很多,完全可以解决我们的钱粮问题,那就灭了天竺。”郭子仪右手一握拳,声调很高,意气风发。
天竺之名,唐人早就听说过了,是当时的一个大国,尤其是唐僧入天竺让唐人全面了解了天竺,若是能灭了,其好处是不用想的。
“都同意了?”李昌国打视着众人。
“如此美事,岂能不同意?”李晟笑呵呵的,眼睛眯到一起了,一张嘴哪里合得拢:“又有仗打了,真是美事。”
“同意!”哥舒翰、李白、郭子仪、李光弼、王维重重点头。
“灭掉天竺有莫大的好处,这是肯定的。不过,我们还要商议如何打,打不打得过的问题。只有这事确定了,方能向陛下上奏。”李昌国很是赞赏。
光有好处还不成,还要根据自己的实力来决定,能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