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康熙早就有意让满家儿郎不再考科举,但在很多时候,现实与想法总是会有这样、那样的冲突与矛盾存在,这一点康熙本人非常的清楚,他原本还打算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慢慢的改变,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得读八股文章的满家儿郎减少下来。
可哪成想,当恩科取士业已开考之后,当看到那厚厚实实、密密麻麻的应试学子的履历,康熙才愕然的发现,这么多人之中,出身于满八旗的学子,竟然一个都木有!
嗯,席清所出身的佟佳氏,佟国维这一支,可是正二八经的汉军旗!
其实仔细想想,不仅是这一次恩科,就连在去年正经的科举之中,出身于满八旗的学子也是廖廖无几的,这种情况康熙听到过禀报,但却并未完全放在心上,毕竟就算是少,也不是一个也没有不是?
说起来也很好理解,原本满八旗子弟就能够承袭祖上荫封,会去勉力考科举的不多,而且在纳兰性德死后,康熙很是有些避讳去谈到这个满人中的‘名士’……
“呵呵……”
康熙神色复杂的干笑了几声,将那摞履历名单往桌子上一扔,就仿佛在感叹什么似的长长的舒了口气,微合上双眸沉吟半晌,才淡淡的问道:“不是说今儿太后那边儿要设宴么?”
这话问的有些没头没尾的,可李德全却很明白康熙的意思,他脸上浮现出趣怪的笑容回道:
“原本敏嘉公主已经要起身了,却没想到太后娘娘一时来了兴趣,想要看看公主们的学问,就要了从顺天府乡试到会试的题目,让公主们在宁寿宫里开考,故而……”
呵。老太太的兴致不错么~
康熙不由得莞尔,饶有兴趣的问道:“那谁监考、谁评卷儿?都选得的是什么题目啊?设宴的事儿没耽误吧?”
“回万岁爷,太后娘娘自去设宴,交由王贵人监考,至于评卷儿的事儿……太后娘娘原打算让人誊写了之后,夹到应试学子的卷子里去的,可龙门已关,闺阁文章也不能流散出去,所以此事还没定。
题目是按照年龄来定的,敏嘉公主考会试的题目。六公主和八公主考乡试的题目,九公主和十公主考的是童子试的题目。”
李德全有粗有细的将事儿说了,却将提起这个主意的是九公主。以及仁宪太后原本想要让公主们自己选题,好看看几位公主的自知之明,或者抽签儿选题,试试运气取个乐儿,而九公主觉得这样不公平。撒娇的求了按照年龄来分题目的事儿,给悄悄的隐了去。
至于九公主为什么会这么做?
还不是小丫头觉得她长大了,学问也不错了,想要接下替皇太后草拟懿旨的差事呗~
谁怂恿的?
还能有谁?
当然是九公主的生母,现在住在体元殿旁边,宓妃宫中的袁贵人啊~~
呵呵。这主意倒也凑合,可惜的是,九公主别看小小年纪。却也有些个小心眼儿,自己取了个稍微简单些的题目来做,又让敏嘉公主去做了最难的会试题目,这样既避免了难题,还能使得做不好文章的敏嘉公主出出丑。
可惜啊可惜~九公主到底是年纪小了些。又哪里会知道,听说从打敏嘉公主小时候起。先是孝庄太皇太后老祖宗,后是皇上万岁爷,就常常会拿着科举题目来考她呢?
别看敏嘉公主不情不愿的,真若是论起来,未必就考不成进士呦~
这些话李德全也就是在心里想想罢了,虽然他也知道没有事情能瞒得过康熙,但他作为一个奴才,若康熙不直接问出来,他是绝对不会擅自说皇子、公主们的半点儿闲话的,这是本分。
当然了,若是康熙问了,那么李德全也绝对不会隐瞒半点儿,一定实话实说,这也是本分。
为尊者讳,用一点儿小小的春秋笔法,是可以被允许的,但若是刻意隐瞒,那可就是取祸之道喽~
康熙倒不担心苏白羽,却也好奇其他几个女儿的水平,上下打量明显有些神游的李德全一眼,没揭穿他的那点儿小心思,更没有去说到底该由谁来给公主们批阅考卷,微微一笑,站起身向着南书房走去,走了几步,才悠悠的飘出来一句:
“传旨,招盛京将军周培公回京述职。”
周培公?!
李德全一愣,下意识的停住了脚步,直到康熙诧异的回过头看着自己的时候,才小心的低声提醒道:“皇上~周培公重病在身,只怕无法远途来京啊~”
“……让太医院派最好的太医,带着最好的药,火速前去,好好给培公调养一下,入秋起行来京,陆路走不了就给朕走海路,但必须将培公给朕平平安安的带回京城来!”
康熙明显被李德全说的消息给惊讶到了,他听说过周培公病了,还以为是闹情绪,此时看李德全的样子才觉得只怕是真的病的很严重,心不由得微微一疼,张了张嘴,沉吟了一下才说了下去,但声音却由淡漠渐渐变得森冷,最后甚至有些凛冽。
他的那双细长的凤眸,也不由自主的微微眯着,直到全部说完,才一甩袖子,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