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明君的潜质,可是明君只能保证她在位期间的朝堂,但是一个王朝又能出得了几个明君呢?
“还有吗?”王熙冉继续问道。
“鼓励开荒,兴修水利,预防天灾。”
受到启发的其他学生,纷纷提出自己的意见。、
……
“你们说的法子一定程度上都能缓解和抑制流民产生,抑制兼并,林景提出限田限奴虽然看似有效,但是实施起来阻力十分大,政令下达下去要大打折扣。兴修水利、奖励农耕,轻徭薄赋,整顿吏治不管是在整治流民还是其他方面都是治国良策毋庸置疑。但是这些政策说起来容易,历代做好的帝王又有几何呢?当然,我还可以再加几条,加强户籍管理,鼓励开荒等等,但是治本的法子,我也没有。”王熙冉的回答,还是让坐下的林景和高沁然微微的失望,他们原本都认为王熙冉应该有治本的法子。
一上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学生都离开了,只剩下高沁然。高沁然总觉得王熙冉肯定还有其他想法保留了,高沁然想要挖掘出王熙冉所保留的想法。
所以王熙冉要回自己住处的路上,被高沁然截住了。
“你并没有把你全部的想法说出来。”高沁然直视王熙冉的眼睛说道。
“你多虑了,事实上我确实并没有治本的法子。”王熙冉看着高沁然微笑的说道。
高沁然依旧直视王熙冉的眼睛,似乎没有得到满意的答案绝不善罢甘休一般。
王熙冉看着高沁然,微微叹了一口气。
“我确实有种设想,但是未必我的想法就是对,甚至对目前来说,很有可能是大逆不道的。”王熙冉心里有一种设想,但是这个设想,她也不确定,对于不确定的东西,在王熙冉看来并不成熟,并不适合提出。
“你说说看。”高沁然微微扬起嘴角,她就知道王熙冉不可能只会提出那么简单的东西。
“我在想,土地兼并多出来的百姓有没有离开土地的可能?”王熙冉问道。
“百姓离开土地,能做什么?”高沁然反问道,那些从土地上多出来的百姓就是因为离开了土地才变成流民的。
“兴商如何?”王熙冉再次问道。
高沁然皱眉,“雕文刻镂,害农之事也。锦绣纂组,伤女工者也。农事害则饥之本也。女工伤则寒之原也……”历朝历代的皇帝都是提倡重农抑商作为基本国策,但是王熙冉的想法完全站在了重农抑商的对立面。
“重农和兴商,难道就不能并行吗?我也只是一个设想,到底可不可行我也不知道,毕竟从来没有人这么做过。”王熙冉只是把心里最真是的想法提了出来,但是到底是对是对,王熙冉也是
偷偷听王熙冉和高沁然对话的楚云听来十分意外,在她看来王熙冉的想法具有时代的超前观念,因为自己从来没有和昭华聊过这方面的内容,这完全是昭华自己的设想,这个想法被后世证实是对的。历史上并没有记载昭华提出过这一设想,但是很显然昭华影响了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