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度的生活资料及第二年生产的种子,当其拥有的土地数最和质量低于此限度,就无法生存到第二年收获时节,这就失去了再生产的能力,农户可有能放弃土地而加入流民的行列以躲避纳税和摇役。可以说,农民失去了部份土地时也有可能成为流民,就已经是朝廷的隐患,到了特别严重的灾荒的年份,流民剧增,无以为生的流民,对朝廷失去信心的流民,更是成为暴动的主力。而那些土地却集中到了贵族大户手中,贵族大户拥有了大量的土地,为了逃避税收,他们隐瞒了自己所拥有的土地和雇农,使朝廷的税收减少,当不够支付朝廷所必须的花销时,朝廷不得不加重税收,从而导致百姓的负担越来越重,也就导致政治越来越**。大部分的流民,要不暴尸荒野,要不就是变成强盗,开始掠夺贵族地主财产和粮食,当越来越多的流民这么做之后,天下便开始大乱,天下进入大混战,混战的结果出现一个新的朝代,本朝也就是这么建立起来的。新朝建立时,人口大流失,生产遭受巨大的破坏,新的王朝有作为的君主都不得不采取一些措施,在无主的或荒芜的土地上招抚流亡,将土地重新分配到百姓手中,其后又是进土地兼并,又出现流民,流民达到一定限量时又爆发社会总危害,其实不单前朝,甚至之前的几个朝代亦是如此。”大家都知道流民作乱是王朝的隐患,却极少人对这种现象做过深入的思考。就像许多人都知道现实会导致破坏,却从来没有真正弄懂过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
“先生,照你这么说,那我朝也逃不了这种循环吗?”林景突然开口问道,问完便觉的不妥,论前朝过失,倒是没什么,但是朝廷有政令,不准文人对本朝的施政得失进行妄断。
“王朝的灭亡岂止如此简单了,自然是众多综合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只不过昭华希望你们能通过现象,分析成因,从而能提出一些对策。”王熙冉倒没有直接回答林景问题,在她看来,王朝的兴盛,就像人有生到老,由壮到衰,是一种必然的过称,因为制度的本质从来没有变过,只希望能把盛世多延续一些时年。
“那先生,流民的问题到底如何防止呢?”林景的思维还在王熙冉之前的话里,既然知道成因,总能想出相应的对策啊。
“这就是今天你们的功课,下次上课时,你们来回答这个问题,有朝一日,你们之中,必有人要出仕为国效力,即便不能成为治世良臣,却希望你们也能成为一方好官,为百姓造福,所以你们要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今天的课就到此为止吧。”王熙冉说完便走出了草堂,遇到了在外面的高沁然。
高沁然在外面听着也是极为认真,她意识到王熙冉和一般文人是不同,即便她的众多太傅,从来只会教她以德和仁义治国,却从来没提过行之有效的治国方略,自己所有对治国的认识都是从母皇那里学来的。此刻,王熙冉论点是高沁然全然陌生的,那么深刻透析现象背后的成因,她更想要知道王熙冉在对待流民问题上的对策。因为她不想让大颖也陷入这种循环,虽然她也不觉得大颖会千秋万代,但是能让大颖多延续其统治的时间,也是好的。
“昭华觉得大颖也会像前朝一样,因土地兼并,流民作乱而亡吗?”高沁然直接问道。
“昭华不敢妄论国事。”王熙冉不想回答这个问题,女帝早有政令,禁止文人妄论国事,作为女帝的公主,高沁然这么问有些强人所难。按楚云说法,严重缺乏言论自由,王熙冉清楚目前女帝的个性,凤宣女帝是极为强势帝王,她意在独尊儒术,但是王熙冉觉得一个国家只有一种声音是可怕的。
高沁然哑然,母皇确实颁布了这条政令,母皇觉得不让文人乱说话,便会安分许多,可是现在高沁然觉得多听听下面的人的声音未必不好。